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0篇
  13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261.
甘薯茎叶徒长对氮肥的响应及其表征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济薯18、紫罗兰、济薯25、广薯87和徐薯32共5个甘薯品种为试材,设置不施氮(N0)和施纯氮120 kg/hm~2(N1)、240 kg/hm~2(N2)3个处理,研究不同品种的耐氮性和徒长程度,并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植株地上部茎叶生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可表征甘薯茎叶徒长的田间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耐氮性不同,徒长程度亦明显不同,其中徐薯32和广薯87为较耐氮品种,在高氮下产量较高,徒长程度轻;济薯25和济薯18居中;紫罗兰对氮肥最为敏感,极易徒长。根据田间测定指标的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甘薯植株栽后50天主茎第三节间长和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有效反映收获期地上部鲜重,主茎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和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有效反映收获期T/R值,栽后50天主茎第三片展开叶叶柄长可作为茎叶徒长的表征指标。本研究可为甘薯生产提供耐肥品种,同时为控制徒长的适宜时机提供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62.
为了探讨甘薯萌芽过程中薯块各物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萌芽性不同的两个甘薯品种(济薯21和济紫薯1号)为材料,在不同温度(高温:31~33℃;中温:23~25℃;低温:17~19℃)下进行萌芽试验,研究该条件下萌芽过程中薯块的萌芽性、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甘薯的萌芽期、萌芽数量和薯苗质量均有不同,高温条件下甘薯的萌芽数量大,而低中温条件下薯苗质量较好。萌芽过程中薯块的干率、淀粉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在低温条件下逐渐上升,在中高温条件下先升高再降低;蛋白质含量低中温条件下总体逐渐升高,高温条件下萌芽后期下降,之前一直升高。薯块萌芽过程中还原糖含量与甘薯萌芽性的相关性比淀粉含量更大。  相似文献   
263.
不同甘薯品种(系)田间耐盐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027、13047、15001、15024、紫罗兰、济薯21、济徐23和济薯26共8个甘薯品种(系),在东营市垦利县汇邦农场盐碱地进行了不同品种(系)的耐盐筛选及耐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块根产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8个甘薯品种(系)划分为四类,紫罗兰为第一类,属于盐敏感型;13047和15024为第二类,属于弱耐盐类型;10027、15001和济薯21为第三类,属于中度耐盐类型;济徐23和济薯26为第四类,属于强耐盐类型。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条件下,强耐盐型品种可保持较低的叶片Na+含量、较高的叶片K+含量和K+/Na+比值,有利于维持叶片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也可保持较高的植株总干重和块根干物质分配比例,获得较高的块根干重。块根产量和叶片K+/Na+比值可作为甘薯耐盐性田间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64.
基于文献计量法,利用检索到的2010—2019年的1658条Web of Science(WOS)和1840条中国知网(CNKI)文献,使用CiteSpace软件,从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和引文等角度,对甘薯栽培学科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多维度展示学科的研究动态与发展历程.WOS数据显示:相关SCI文献数量呈...  相似文献   
265.
本研究以济薯25为材料,克隆得到IbbZIP22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上有bZIP_plant_RF2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属于RF2类bZIP转录因子;对IbbZIP2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推测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bbZIP22蛋白与三裂叶薯中的ItRF2a-like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济薯25和徐紫薯8号不同部位的IbbZIP22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IbbZIP22基因均在两个品种块根中表达量最高,且济薯25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徐紫薯8号,推测该基因参与淀粉调控。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济薯25基因组DNA中克隆IbbZIP2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中除包含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外,还存在多个参与光响应、抗逆和激素应答等元件。本研究结果为探究甘薯抗逆和淀粉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6.
为明确不同甜菜品系产量形成特性。以4个甜菜品系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甜菜品系间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块根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和产糖量以T02最高、T03次之、X18最低,T02产量和产糖量分别较X18高24.8%和64.7%。叶片光合能力表现为T02和T03大于X18。块根膨大期T02和T03倒四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X18高74.0%和100.0%;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较X18高28.9%和23.6%。T01与T03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分别比X18高64.8%和65.8%;T01与T03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72.2%和75.4%,分别比X18高22.2%和27.6%。荧光参数在不同品系间存在较大差异,X18呈现明显的正L带和正K带,性能指数(PIabs)、最大量子效率(Fv/Fm)、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RC/CS)和电子传递效率(φEO)在中午显著降低。T02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及向块根中分配率、性能指数及电子传递效率,是较X18高产和高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