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31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以春小麦品种‘陇春27’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法,以裸地平作为对照,研究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和全沙覆盖平作对小麦田土壤水分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与裸地平作(CK)相比,全膜覆土穴播(PM)和全沙覆盖平作(SM)小麦田0~40 cm土壤水分条件明显改善,尤其在干旱年份,能满足小麦前期生长,同时促进小麦出苗后对0~200 cm土壤水分的利用;种植第1年PM在60~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大,SM和CK在40~60 cm土层耗水量最大;种植第2年PM以120~1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多,SM和CK则以60~80 cm土层耗水量最多。连续种植两年后,PM耗水深度从120 cm延伸到200 cm,SM耗水深度从120 cm延伸到140 cm,CK耗水深度无变化;小麦田休闲效率PM最大,SM次之,CK最小,但是各处理休闲效率随种植年限增加而降低。可见,PM和SM能改善小麦前期生长水分环境,促进出苗后耗水,并加快小麦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利用,因而与CK相比,PM产量增加48.77%~815.79%,SM产量增加49.41%~702.24%。但随种植年限增加,耗水深度加大,休闲效率降低,多年种植可能对土壤水分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东北刺人参有“木本人参”之称。属于稀有濒危植物,被确立为国家二级、省一级保护植物。近几年,由于民间大量采挖作中药原料,致使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根据人们提供的栽培经验,整理了一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3.
抗旱救灾农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旱作区当前干旱灾害和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干旱灾害和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农田系统抵御干旱灾害能力的影响.认为抗旱减灾农作制度必须以科学轮作的作物体系、耕地质量保育和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体系为支撑点.只有建立基于多样化的作物体系、秸秆还田、科学轮作、垄沟种植、二元覆盖和少免耕技术的农作制度,协调农田生产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实现甘肃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抗旱救灾和农田生产力持续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34.
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长期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旱地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绿色高效种植技术,该技术集成立式深旋耕作、马铃薯间作绿肥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种子选择、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35.
合理耕作可增强土壤水分供给能力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进而提高作物抗旱性和生产力,将是进一步挖掘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潜力的有效途径。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于2016-2017年设置定位试验,在全膜覆盖垄作模式下设计立式深旋松耕40 cm(VRT)、深松耕40 cm(DLT)和传统旋耕15 cm(TT)3个处理,测定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以及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系数、生育期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等,计算土壤有效贮水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研究立式深旋松耕对土壤物理性状、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VRT显著降低了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较DLT和TT分别下降了10.8%25.3%和11.2%24.8%;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12.3%23.7%和29.7%46.6%,饱和含水量和土壤毛管含水量分别增加了26.1%54.4%和38.8%82.9%,萎蔫贮水量下降了11.0%49.0%。与TT相比,DLT降低了204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萎蔫贮水量,显著提高了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基于土壤物理性状和水分特性的优化,VRT在040 cm土层的有效贮水量显著高于DLT和TT,分别增加了34.3%136.9%和44.6%75.2%,DLT较TT在2040 cm土层也有显著增加。较高的土壤有效贮水量促进马铃薯生长,并显著提高块茎产量,VRT分别较DLT和TT增产24.8%156.8%和47.8%41.0%,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提高18.9%92.3%和19.2%26.6%,干旱年份(2016)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正常降水年份(2017)。因此,立式深旋松耕显著优化了土壤的水分特性,提高了土壤有效水含量,促进马铃薯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和WUE,这一效果在干旱年份尤为明显,是适合于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抗旱增产、水分高效的耕作方法。  相似文献   
36.
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市、平凉市和庆阳市1981—2010年共30 a的气象站数据,依据各季节各站点累积降水量平均值划分干旱等级,分析了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特大干旱、严重干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在甘肃半干旱区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有发生,其中春季以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夏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秋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  相似文献   
37.
罗盘仪测量内业是一项计算量较大的工作。根据森林调查技术规程要求,结合PC—1500计算机的特点,编制了一套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罗盘仪测量野外记录和计算内业的程序。它可一次性打印出完整的成果资料,包括野外测量记录和改算的水平距、平面图形比例尺、面积、闭合差,比人工计算精确,可提高工效30倍。  相似文献   
38.
葡萄籽油的理化成份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是我国著名水果之一,年产量居百果之冠,其主要用途是酿酒,种子含植物油,用压榨法可榨取,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用植物渍。体文采用岛津GC-7A气相色谱仪和Water244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鉴定葡萄籽油的成份,主要有亚油酸,维生素E,并着重研究了亚油酸在医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39.
山区具有丰富的绿色特产资源,亟待开发利用。本文对集安市依托绿色特产资源发展的绿色特产(加工)产业进行了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绿色特产(加工)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刺龙芽在东北被誉为"山野菜之王",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几年,人们开始纷纷研究栽培方法,并总结了一定的栽培经验.本文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种断干设施培芽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