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中几种常用加固基础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某医院大楼裙楼加层时原有加固基础的工程实例,系统介绍了基础底面加固法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尤其对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基坑开挖、卸栽加固、界面连接处理以及加固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房屋加固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基础效果良好,对类似基础的加固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2.
种传细菌是瓜类作物及健康种子生产中关注的重要对象。针对细菌性白枯病菌(Pseudomonas viridiflava)、细菌性角斑病菌(P.syringae pv.lachrymans)、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P.syringae pv.syringae)、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cucurbitae)、甜瓜黄单胞菌(X.melonis)6种重要瓜类种传细菌,利用多重PCR扩增及后续可视芯片检测技术,建立了可视基因芯片筛查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细菌纯培养液为模板,6种目标菌检测灵敏度平均可达N×103~N×104CFU/mL,并能从人工模拟带菌的西瓜(Citrullus vulgaris)、甜瓜(Euphorbia meloformis)、黄瓜(Cucumis sativus)的种子样品及自然感染瓜类果斑病菌的西瓜种子中检测到目标细菌。该研究为瓜类种传细菌的快速初筛及健康种子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3.
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E3连接酶GmPLR-2 基因在大豆根茎叶中呈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大豆抗 旱调节。本研究克隆GmPLR-2 基因,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CAMBIA3301-GmPLR-2、RNA干扰表达载体pCAM⁃ BIA3301-GmPLR-2-RNAi并转化到吉农38中,对T2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连续7 d不浇水后测定转基因叶片 中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共获得T2过表达阳性植株12株,RNA干扰阳性植株11株。干旱胁迫7 d后过表 达植株中相对含水率、POD活性、SOD活性、Pro含量均高于未转化植株,而RNA干扰植株中则低于未转化植株;另 一方面过表达植株中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低于未转化植株而RNA干扰植株中含量则高于未转化植株,且差异 极显著,说明GmPLR-2 基因的表达与大豆中相关抗旱指标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4.
农用无人植保机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智慧农业装备在我国迅速发展,而青海省正处于起步阶段,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本文通过从农用无人机优势入手,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农用无人植保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5.
胡长刚  陈卓  张靓  安娅  刘杰  张笑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62-10563,10736
通过对溶致液晶结构进行研究,为其应用于药物载体提供理论基础。绘制了25℃时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DSB)/油酸钠/油酸/水体系相图,对溶致液晶开展了偏光显微镜研究。结果表明,当体系的组成沿图中的AB线改变时,其液晶结构变化顺序是,六角状液晶→六角状液晶与层状液晶共存→层状液晶→立方状液晶。  相似文献   
26.
收集2018年8—9月塑料大棚内观测的气象数据,构建了基于线性逐步回归的草莓生产大棚内的地温预测模型,采用1号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气温、风速、总辐射,构建1个模拟方程,在构建的过程中,逐一剔除不显著的自变量。将通过信度为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的要素模拟出地温模型。通过2号棚的相应数据验证模型。该模型所需参数少,实用性强,模拟精度较好,可为设施夏季草莓气象服务和环境调控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了开发菊苣(Cichorium intybu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采用菊苣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设计EST-SSR引物,并验证引物的有效性和通用性。结果表明:菊苣EST序列中共搜索到648个SSR位点,146种重复基序,SSR出现频率为1.61%;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46.45%),TC/GA基序出现频率最高(14.35%);152对EST-SSR引物在菊苣中的有效扩增率和多态率分别为78.29%和57.24%。其中37对引物在31份莴苣亚族(Lactucinae Less.)材料中的扩增转移率为86.0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有较高相关性。综上所述,基于菊苣EST序列开发的SSR引物可用于菊苣及其近缘属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间鉴定,为菊苣族(Lactuceae Cass.)种质资源评价、系统进化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不同种豆科作物与不同品种青贮玉米间作对混合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宜四川农区及类似生态区青贮玉米和豆科作物间作模式。本研究设置青贮玉米(3个品种)、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6个单作模式,以及3个品种青贮玉米分别与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间作的9个种植模式,共计1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地当量比、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紧凑型玉米间作处理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高于平散型和半紧凑型间作处理,A2B3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最高,分别达到79.01%和2.68;与单作比较,间作处理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绿叶数、全株产量以及豆科作物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混合饲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及干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单作青贮玉米;豆科作物对间作总产量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四季豆﹥豇豆﹥拉巴豆,对营养品质贡献则反之;15个处理中,A2B1干草产量最高,为29 485 kg/hm2,其次为A1B1,为28 677 kg/hm2。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消化率,A1B1为最佳推广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9.
籼粳杂交稻甬优7872在杭州地区的种植表现:田间性状稳定,熟期较早,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色淡绿,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成熟后期仍能保持青秆黄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稳,产量潜力大;抗倒性一般。为促进该品种在杭州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介绍甬优7872在杭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大田准备、培育壮秧、适龄移栽、水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完熟收割等环节,总结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