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8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植物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含铜的金属蛋白,催化单元酚和二元酚等多元酚到联苯酚以及联苯酚到醌的脱氢反应。植物多酚氧化酶被认为是许多果实等农产品有害褐变的主要原因,同时被认为与病原体或虫害相互作用有关,只是目前仍缺少直接的证据。就植物多酚氧化酶的功能、发生和基因及其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综述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先前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已克隆了与Hmgr1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基因HbCZF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HbCZF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CZF1,将其转化E.coli Rosetta(DE3)菌株。经优化条件后,在20℃,0.1 mmol/L IPTG诱导4 h的条件下,获得了分子量约47 ku的HbCZF1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3.
几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总DNA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Pich和 Schubert 1993年发展的SDS方法,经适当改进后,成功地从苎麻、红麻、黄麻、青麻四种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中提取了细胞总DNA,并对其得率、质量和纯度进行了鉴定。所得的DNA可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和RAPD分子标记。本研究发展的这一快速、简便、适于麻类作物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总DNA提取方法,将有助于在DNA分子水平研究麻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4.
为深入研究巴西橡胶树HbWRKY1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了HbWRKY1基因的5'调控区序列.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预测的核心启动子区域位于-6~-57 bp,转录起始位点位于翻译起始位点上游41 bp处;该序列具有TATA-box,CAAT-box和GATA-box等多个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基本的顺式作用元件,同时还具有低温响应元件LTR,赤霉素反应元件GARE-motif’生长素响应元件TGA-element和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等参与激素调控元件,此外还有与MYB结合的MBS元件,热胁迫反应的HSE,厌氧诱导元件ARE和增强诱发厌氧反应的GC-motif等顺式作用元件.构建了不同长度的HbWRKY1启动子片段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本生烟草,通过潮霉素抗性和PCR鉴定,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对获得的转HbWRKY1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转基因T1植株GUS染色发现,植株的茎、叶柄、主叶脉和根中均可呈现蓝色,表明HbWRKY1基因的5'调控区可以启动GUS基因的表达,具有启动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25.
郭冬  李辉亮  彭世清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0):1747-1751
根据一个从巴西橡树胶乳cDNA文库中获得的EST片段的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的方法获得了橡胶树编码annexin的cDNA,命名为AnnHb1。序列分析表明,AnnHb1长为1 198 bp,含有945 bp的阅读框,62 bp的5'-UTR和191 bp的3'-UTR,编码31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5.99 ku,等电点为8.18。该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麻疯树、棉花、苜蓿、烟草和拟南芥中的annexin的同源性分别为82%、72%、72%、64%、60%和60%。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AnnHb1基因在愈伤、花、树皮、叶、胶乳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低,树皮中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26.
在橡胶树中小橡胶粒子蛋白是催化和调控天然橡胶生物合成的重要蛋白因子。根据小橡胶粒子蛋白基因(HbSRPP)的mRNA序列(GenBank登陆号:AF051317)设计引物,利用Genome Walking方法克隆了HbSRPP起始密码子上游1 159 bp的5′调控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A/T含量为68.25 %,含有典型的真核生物核心启动子区域(-141bp-99 bp),一些与真核生物典型的顺式调控元件相似的TATA-box、增强子元件、CAAT-box、GATA-box也存在序列中,此外还发现一  相似文献   
27.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在橡胶树中获得一个新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命名为Hb FPS2。序列分析显示,Hb FPS2基因组序列长4 171 bp,由12个外显子和11个内含子组成,c DNA全长1 288 bp,包含1 029 bp的开放阅读框、105 bp的5′-UTR和154 bp的3′-UTR,编码342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39.6 ku,等电点为5.27。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Hb FPS2具有FPS家族保守的5个结构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b FPS2和Hb FPS1亲缘关系最近,与大戟科的蓖麻、大戟、麻风树法尼基焦磷酸合酶聚为一个亚类。定量PCR结果表明,Hb FPS2在橡胶树根、树皮、叶、花和胶乳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花和胶乳中表达量较高,在根中表达量最低;茉莉酸和乙烯处理均能提高Hb FPS2基因的表达量,处理9 h时基因表达量分别提高了36倍和8倍。结果为分析法尼基焦磷酸合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其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香蕉ACC合成酶cDNA的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香蕉果实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成cDNA第一链,根据已知植物ACC合成酶的cDNA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引物,经PCR扩增香蕉cDNA得到一长约1.1Kb的产物,对该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cDNA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括了ACC合成酶8个高度保守区中的7个,并且包括该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29.
鲜食葡萄贮藏病害及防治措施彭世清,李华葡萄浆果皮薄,柔软多汁,难以贮藏。采收后的果实极易腐烂,目前世界上主要是采用冷藏加二氧化硫熏蒸防腐来贮藏葡萄。在贮藏过程中,葡萄浆果会出现一些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一、生理病害1.内部褐变随着葡萄贮期延长,浆果易产...  相似文献   
30.
选取湖南省不同地区第四纪红色黏土、石灰岩风化物、紫色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等4种母质发育的12个典型土壤剖面的分层土样进行分析,探究土壤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在不同的土壤剖面、不同母质、各特征土层和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分布,及其与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交换态铝(Ex–Al)、吸附态无机羟基铝(Hy–Al)、有机配合态铝(Or–Al)、氧化铁结合态铝(DCB–Al)、层间铝(In–Al)、非晶态铝硅酸盐及三水铝石(Nc–Al)、矿物态铝(Min–Al)、全铝(Alt)质量分数在表土层分别为(0.31±0.24)、(1.57±0.80)、(7.24±4.77)、(2.47±1.72)、(5.10±2.85)、(18.91±7.91)、(126.78±18.49)、(162.37±24.86) g/kg,在表下层分别为(0.26±0.18)、(1.24±0.89)、(4.17±3.09)、(3.24±2.69)、(6.09±2.97)、(23.81±10.68)、(122.13±40.12)、(160.91±51.39) g/kg,在母质层分别为(0.16±0.16)、(1.09±0.92)、(2.93±2.46)、(2.61±2.67)、(5.49±3.12)、(21.81±9.94)、(137.44±27.01)、(171.53±32.79) g/kg;在土壤剖面上,Ex–Al、Hy–Al和Or–Al质量分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DCB–Al、In–Al、Nc–Al质量分数则先增加后减小;在4类母质中,表土层中的Ex–Al质量分数在第四纪红土发育土壤中的最高,表下层和母质层中的Ex–Al质量分数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Hy–Al和In–Al质量分数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中最高,Or–Al和DCB–Al质量分数在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中最高,表土层和表下层中的Nc–Al质量分数在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而母质层中的Nc–Al则在花岗岩风化物发育土壤中的最高;在6种特征土层中,Ex–Al、DCB–Al、In–Al和Nc–Al质量分数在低活性富铁层中最高,而Hy–Al和Or–Al质量分数则在腐殖质表层中最高;在4种土壤类型中,富铁土中的Ex–Al、DCB–Al、In–Al和Nc–Al质量分数最高,新成土中的Hy–Al和Or–Al质量分数最高;影响土壤中铝的化学结合形态和分布的因素主要有pH、有机质、CEC、游离铁、全铝和黏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