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房屋结构设计的优势特点进行简单阐述,对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在保证能够满足现代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房屋结构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用煎煮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采用纸片琼脂法探讨了夏枯草、牡丹皮、诃子、赤勺、丁香等45种中草药对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制效果.测定抑菌圈大小,结果表明抑菌直径>10 mm的中草药依次为夏枯草、诃子、地榆、赤芍、牡丹皮、黄芩,平均抑菌直径为8.5~10 mm的中药分别是黄连、连翘、大黄、大青叶、乌梅、丁香.根据体外抑制试验的结果,选取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在8.5 mm以上的12种中草药,采用二倍稀释法进行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地榆、夏枯草、丁香能有效杀灭嗜水气单胞菌,其MBC均为7.81 mg/mL;诃子次之,其MBC为15.6 mg/mL;赤勺MBC为31.3 mg/mL;黄连、黄芩、大青叶等3种中草药的MBC均为62.5 mg/mL;大黄、连翘、乌梅、牡丹皮等4种的MBC在125 mg/mL或以上.  相似文献   
103.
从患病虎纹蛙蝌蚪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经分离纯化培养制成细菌悬液,采用浸泡方式感染蝌蚪.结果表明:该菌株能感染蝌蚪,且具有较强的毒力,可导致受试蝌蚪100%死亡:受试蝌蚪出现与自然感染相似的症状.对该菌进行形态特征和主要理化特性分析,鉴定为豚鼠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药物等表现中度敏感;对试验的4种中草药表现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4.
提高鹅繁殖率是增加种鹅场经济效益和解决鹅苗供需矛盾的关键措施之一。为提高种鹅的繁殖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与管理进行思考,结合泸州烟区2015年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提出"制定标准是前提、区域布局是基础、宣传培训是重点、强化执行是关键、监督考核是保障"的建设与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6.
探讨了"工学交替的3+2教学模式"在高职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实现方法,对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缩短了工学结合的周期,提升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效果。  相似文献   
107.
彭勇  彭福田  姜远茂  周鹏  张青 《林业科学》2006,42(11):52-57
在盆栽条件下,以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植株不同器官、不同时期NR活性的变化动态以及不同形态氮素对NR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是冬枣NO-3还原的主要部位,NR活性以新生叶片中最高,其次为中部叶和基部叶;根系中NR活性以细根中较高,但明显低于叶片,而新生吸收根中几乎检测不到.日变化表明NR活性呈单峰曲线,以上午11:00左右最高.从NR活性的季节变化看:叶片NR活性先增加后下降,以夏季8月中旬较高;根系NR活性在6月、8月初和10月出现3次高峰.叶片涂抹不同浓度与不同形态氮素对NR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涂抹40 mmol·L-1KNO34 h后,NR活性达到高峰,涂抹低浓度KNO3(<80 mmol·L-1)可以显著提高NR活性,而高浓度KNO3(>80 mmol·L-1)处理时NR活性不再升高,涂抹尿素也可提高NR活性,Glu和Gln对NR活性影响不大,Gly降低了NR活性.土壤施肥对NR的影响表明:追施尿素可以维持叶片较高的NR活性水平,提高叶片对NO-3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施氮处理草莓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施肥时期与施肥量对设施盆栽草莓15N尿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5N尿素定植时与花前各半量追施,氮肥利用率最高,达52.5%,花前追肥利用率最低,为34.2%。不同时期施肥,植株收获时氮素在草莓各器官中的分配差异较大,定植时追肥,营养器官分配率为85%,生殖器官15%;定植时和花前各半量追肥时,营养器官分配率为72.2%,生殖器官27.8%;而花前追肥则生殖器官分配率提高到31.3%。15N的吸收分配随着生长中心而转移,生长后期生殖器官对15N的竞争力高于营养器官。增加氮肥施用量,氮肥利用率下降。田间试验表明,氮肥运筹对植株成熟叶片硝态氮浓度与SPAD值有显著影响,设施栽培草莓施N225.kg/hm2,于定植时与花前各半量施用,草莓花芽分化早,早期产量与总产量均高。  相似文献   
109.
紫果槭繁育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圃地内紫果槭的繁育方法,并对紫果槭的制种技术、基质化育苗方法以及嫁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0.
为控制甘薯贮藏期间的发芽和腐烂,保持甘薯贮藏品质,采取乙烯、1-MCP、CIPC、ABA、咯菌腈、热水等多种处理手段,利用统计学、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甘薯抑芽和防腐控制技术。结果表明,与1-MCP、ABA、CIPC处理等相比,乙烯处理能更有效控制甘薯的发芽,并且乙烯和1-MCP处理不影响愈伤,但乙烯、CIPC、ABA均加重了甘薯的腐烂。甘薯长期贮藏期间,腐烂率和腐烂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来看,贮藏7 个月,防腐效果较好的处理是29℃愈伤+1-MCP、咯菌腈、咯菌腈+58℃热空气、600 μg/L 咯菌腈浸蘸,腐烂率在10%以下。贮藏到9 个月,防腐效果最好的处理是29℃愈伤+1-MCP。试验为进一步提高甘薯贮藏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