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蔗作土在pH=4.9下,每公顷施用石灰1500kg(A)、钙镁磷肥1500kg(B)和石灰1800kg+钙镁磷肥900kg(C)三个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三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pH值;有效地促进甘蔗对N、P、K,特别是P的吸收;使甘蔗单株绿叶数、伸长速、茎长、茎粗、单茎重、有效茎数提高,而且提高了甘蔗蔗糖分,改善甘蔗品质;每公顷蔗茎产量和含糖量提高幅度分别为8.2-13.0%和10.2%-22.8%。B、C两个处理的促进效应较A处理明显。  相似文献   
62.
甘蔗育种、引种新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科技生产力和甘蔗糖业大发展时期,对甘蔗育种目标、引种方向、良种理念已作了新探讨;在育种、引种方向上提出了“高、大、硬、强、脱”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在增施有机肥及一般大田栽培管理条件下,研究相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模式的甘蔗“吨糖田”群体生长动态及其产量、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株行距的种植模式对甘蔗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效应,表现为发芽率高,分蘖发生早,有效伸长期长,伸长速度大,最适叶面积指数持续时间长,有效茎数多、蔗茎长、单茎重大、蔗糖分高、蔗汁品质优良。折每667m^2达到蔗茎产量7.95~9.78吨、甘蔗蔗糖分15.19%~15.41%、含糖量1.22~1.49吨的高产高糖水平。四种种植模式中,以D、A、B三种种植模式较好,蔗茎产量和含糖量均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C处理。综合各生长指标的表现,四种种植模式均适宜推广应用于“吨糖田”生产。  相似文献   
64.
对杂交早稻旱秧和水秧分蘖发生,成穗和结实进行了定点追踪比较,结果表明,旱秧分蘖发生和成穗优势明显,不仅发生数和成穗数较水秧多,且分蘖发生和成穗高峰节位以及一次分蘖穗粒数和单穗最大的节位分别较水秧低一个节位,旱秧小苗分蘖产量优势主要表现为大穗优势,而中苗和大苗分蘖产量优势秀现为穗数优势。  相似文献   
65.
蔗丰灵处理对不同甘蔗品种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桂糖85/8、粤糖63/237、桂糖11号和桂糖15号共4个甘蔗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于分蘖初期以0.2%(质量分数)“蔗丰灵”甘蔗高效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及养分吸收特性,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分蘖率和成茎率;(2)蔗丰灵处理可提高叶片中全N、全P及全K含量,能提高甘蔗产量,其增幅为10.5-17.6%;(3)蔗丰灵处理可提高蔗糖分,其增幅为0.33-1.42%,还可降低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选用桂糖 85/ 8、粤糖 6 3/ 2 37、桂糖 11号和桂糖 15号作为供试品种 ,于分蘖初期以0 .2 % (质量分数 )蔗丰灵进行叶面喷施 ,在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叶片中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 :蔗丰灵处理在短时间内抑制 Ca2 + - ATP酶活性 ,而后又恢复正常且超过对照 ,对于 Mg2 + -ATP酶则始终表现为促进。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 N、P、K含量  相似文献   
67.
不同育秧方式水稻秧苗叶片的衰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肥床旱育,塑盘旱育和半水育3种方式培育的杂交稻秧苗第一完全叶的衰老。结果表明,半水育秧叶片功能期短、MDA含量及POD活性上升快,SOD活性下降迅速,表现出明显的早衰;而肥床旱育和塑盘旱育秧苗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