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处在关键时期,急需大量的农业方面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地,协同创新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创业链成为高校培养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2.
油菜应用多效唑培育壮苗和防倒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三叶期用多效唑处理的幼苗,移栽后活棵快、生长健壮、干物质和含糖量高,有效分枝数和有效角果数增加。返青、抽薹期喷多效唑,降低植株和分枝点的高度,防倒效果明显,而且能增加单株均果数。喷施多效唑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3.
植物源农药康绿功臣防治棉铃虫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源农药康绿功臣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康绿功臣100.200倍液可有效防治棉铃虫.药后5天保蕾铃率为91.7%-97.9%.虫口减退率为93.2%-100%。药后7天虫口减退率仍达98%以上,与5.7%百树得EC防治效果相当.它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84.
采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态硼肥在茼蒿5叶1心期喷施叶片.结果表明,有机态硼肥0.6 mg/kg和0.8 mg/kg能够显著促进茼蒿的生长发育,对体内SOD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POD的活性没有影响.同时对茼蒿的品质也有明显的改进,叶片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比对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5.
茶园土壤NO3——N含量与净硝化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文炎  徐建明 《茶叶科学》2011,31(6):513-520
调查采集了我国130个茶园的土壤,用0.5mol/L的K2SO4提取法和实验室恒温培养法分别测定了土壤NO3--N含量和净硝化速率。结果表明,茶园土壤NO3--N含量在0~286.8mg/kg之间,平均为41.7mg/kg,40.8%的土样低于20mg/kg;土壤NO3--N浓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施氮量,与土壤净硝化速率相关性不显著,与pH呈二次方程关系:Y=738.0-289.9X+28.8X2r2=0.2033,P<0.001)。土壤净硝化速率在-6.08~6.54mg/kg·d之间,平均为1.62mg/kg·d,变异系数高达119%;其中,10%的土壤净硝化速率低于零,表明这些土壤处于氮固定化状态中;土壤净硝化速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呈反函数方程关系:Y=10.14-33.96/Xr2=0.253,P<0.001)。文章对茶园土壤中NO3-积累、硝化作用与pH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
铅污染土壤中根表铁膜对宽叶香蒲利用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铅污染土壤中根表铁膜对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磷利用效率的影响,利用根袋培养方法在两个Fe2+水平(20、100 mg/L)下诱导根表形成铁膜的宽叶香蒲移栽于土壤中,经4个Pb2+浓度(0、100、500、1000 mg/kg)处理后淹水培养4周,分析根表铁膜和植物体内磷含量。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随着铅污染强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低铁(20 mg/L)诱导处理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比相应高铁(100 mg/L)诱导的高3.5%~19.6%和7.6%~39.8%,且铁对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根表铁膜量随铅污染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高铁诱导处理宽叶香蒲的新根形成的铁膜量以及其吸附的磷均高于低铁诱导处理的植株。除1000 mg/kg铅处理外,低铁诱导后植株中磷的含量均比高铁诱导的植株高。本试验条件下,铅污染土壤中植物利用磷为低铁膜量大于高铁膜量。  相似文献   
87.
农田生态健康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开展农田污染的驱动机制及防控修复研究,获得针对中国农田的第一手资料,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重大需求。本文将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与防控机制研究"的工作进展,谈一些后续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工作思考,以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科技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8.
杭州市城乡结合带蔬菜地土壤铅铜含量的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异研究在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01年和2005年两个时期在杭州市东郊传统蔬菜基地取样分析,用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s I系数、地统计学以及分形维数三种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重金属Pb和Cu的时空变异特征。两个时期的Pb和Cu平均含量分别由38.73、31.20 mg kg-1增加至46.14、36.56 mg kg-1,并经检验,Pb和Cu含量增加达到了显著水平。它们在0.05显著水平的自相关距分别由3 500 m、3 300 m降低至2 700 m、2 800 m,呈递减趋势,空间随机性增强。土壤Pb和Cu的空间分布呈西高东低,并且在研究区绝大部分范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累积趋势。人为污染与干扰是土壤Pb和Cu含量增加与空间变异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空间分析与优化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涂是沿海地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与优化利用结构是科学开发海涂的前提.选取典型海涂围垦区,把GIS空间分析与数学规划模型结合起来,首先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海涂土地资源适宜性进行评价;然后针对研究区内的新围海涂,运用数学规划模型对其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中总土地开发利用系数为0.629,在开发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兼顾了海涂生态环境保护.结合海涂开发用地规划,提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模式,实现海涂土地资源开发中定性分析、定位配置与定量优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90.
通过测定桉属11个树种13个种源的苗高,地径,叶面积,根积,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重和全苗鲜重,分析叶面积与苗高、地径及全苗鲜重的关系;计算各树种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探讨评定桉树苗木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