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3篇
  10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针对悬链线形断面临界水深的计算问题,引入无量纲临界水深,对各计算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了讨论,确定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无量纲临界水深的取值区间,并运用逐次优化拟合方法建立了新的临界水深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工程适用范围内的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072%,以0.001为步长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0.026%。相比于现有的计算公式,新建立的公式精度高,形式较为简捷,且适用范围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高香型红(白)茶兼用新品种丹霞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霞2号是从广东粤北珍贵茶树资源仁化白毛茶群体中单株选育的高香型白茶和红茶兼用无性品种。该种属小乔木,中叶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高香优质等特点,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在红山、英红、梅州三点3年平均每公顷产标准鲜叶分别为5 637、5 506.5、4 980 kg,比谢儒高和当地当家品种——仁化白毛群体对照分别增产15.8%和27.6%。其芽叶内含物丰富,兼适制高档名优红茶和白茶,产品花香毫韵突出,品种优异,经济价值高。品质鉴定结果表明,用丹霞2号茶的一芽一叶初展春季原料试制成高档红茶,外形秀丽、金毫厚披、花香浓郁、滋味浓爽显香、汤色红亮、感官审评综合评分分别比白毛群体和英红九号高5.9、4.2分;用其单芽试制成高档白茶,外形挺直、芽头肥壮、白毫厚披、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感官审评综合评分分别比白毛群体和福鼎大白高7.1、4.3分。  相似文献   
103.
褪黑素(melatonin, M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增强抗逆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为明确外源褪黑素对烟草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理机制,以烟草品种K326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方式,通过施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分析不同处理下烟草幼苗的抗氧化特性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烟草幼苗的叶片水分含量下降,破坏了正常的生理状态和光合作用过程,通过施用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处理后,叶片含水率有所恢复,叶绿素含量上升,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增加,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光合效率上升,并且褪黑素处理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在100 μmol/L时效果最好,为研究褪黑素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漫谈广东古今茶产业与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金福  陈栋 《茶业通报》2001,23(3):47-47,F003
1 广东茶产业茶文化之起源广东早在西汉时期 (公元前 2 0 6~前 2 5年 )以前 ,先民就已利用茶叶 ,西汉末年便有少量茶叶由海路销往南洋诸国。南朝梁武帝时 (50 2 -54 9年 )东莞僧人在铁炉岭 (今茶山镇境内 )建雁塔寺沿山种茶 ,这是见诸文献广东人工种茶开端。直至唐代饮茶之风兴起 ,茶叶内需和外销增加 ,唐代诗人曹松寓居南海西樵山 ,移植顾诸茶其上 ,教民种茶、制茶 ,较大规模发展商品茶园 ,茶区扩大至 1 1个县 ,其时广州已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出口茶埠。汉末至隋唐期间 ,中原人民大批南迁 ,部分进入广东 ,带来中原生产技术和文化 ,促进了广…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滴灌技术在沙漠种植生态林及套种经济作物,在治理沙漠的同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连续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滴灌技术在沙漠上种植生态林是今后开发利用沙漠实现沙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四川地区李树根瘤病发生普遍,影响了李产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李根瘤病的发病症状,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包括严格苗木检测与消毒,从源头控制病原菌以及合理栽培,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繁殖与传播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四川地区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陈栋 《广东茶业》1997,(2):12-20
(二)世界茶叶需求结构的演变 世界茶叶消费有三类:一是茶叶纯进口国消费,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爱尔兰、抄特阿拉伯等;二是生产国兼进口国的消费,如巴墓斯坦、埃及、前苏联、日本、伊朗、土耳其等;三是生产国内市场的消费(内销),如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等。下面从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进口国进口消费量和产茶国内消量,以及茶类结构的需求变化三方面来探讨世界茶叶需求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新疆是全国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沙进人退的现象十分普遍,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证明,运用滴灌技术可对沙漠进行综合治理,使之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