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0年和2011年分别以12个人工去雄制种杂交种F1和12个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F1为材料,以人工去雄制种杂交种中棉所52为对照,与胞质不育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83的各项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棉所83在三系杂交种中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 增产潜力大, 纤维品质优良,开发前景广阔。但该杂交种较易出现烂铃,在栽培管理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32.
采用行间定向喷雾技术,用草铵膦对不同地域的7份棉花材料进行了田间鉴定和筛选。结果显示:用200 g.L-1草铵膦40~60倍液(3.3×103~5.0×103mg.L-1)筛选比较合适;抗性材料的筛选在5~7 d即可完成,速度快而且可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33.
选用高产、多抗、紧凑型优良玉米品种浚单20作为供试材料,对超高产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群体光合势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浚单20在高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的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天以上,整个玉米生育期内PAR_Avg≥300mmol/(s·m2)的有效光照时数达780h以上.通过高产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2005年和2007年均实现了超15000 kg/hm2的夏玉米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34.
棉花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具体表现在产量、纤维品质、抗病虫等性状上。杂交种子生产是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年来,由于人工杂交制种成本逐年提高,简化、高效、低成本的制种技术已经成为未来杂交棉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实践表明,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不仅能简化制种方法还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目前已成为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不育细胞质对棉花形态建成、花药发育、产量形成和纤维发育等均有一定影响,并且存在不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负效应,从而限制了“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杂交棉的进一步推广利用。为此,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对棉花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负效应产生的分子基础,并初步探讨了克服棉花不育细胞质负效应的潜在途径,以期为生产上选育和改良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和强优势“三系”杂交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抗除草剂棉花材料,以前期创制的抗草甘膦棉花品系DT-1~DT-18为研究对象,在新疆阿拉尔市第一师十团试验田喷洒质量浓度4.1 g·L-1草甘膦进行相关抗性表现调查。筛选出了高产且主要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均抗草甘膦的材料DT-2和DT-6,为棉田杂草防除和抗除草剂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同时还筛选出具有主要营养器官高抗草甘膦但花粉敏感的材料DT-8和DT-9,这为不育新材料的利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
每年的6―8月是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长的关键时节,通常伴随着高温胁迫。环境温度过高,棉花种子存活率、发芽率,苗期植株的生长速率、株高、茎粗、叶片数量,花铃期的开花率、结铃率,以及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棉花减产甚至植株死亡。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解析高温对棉花的种子萌发、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产量、品质、主要代谢过程的影响,同时探究棉花生理生化和分子的适应机理,为筛选耐高温棉花种质资源和选育耐高温棉花新品种提供有效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中棉所115选育过程、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8.
介绍杂交棉新品种CRIZ 140204的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9.
温度及遗传背景对棉花恢复系恢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7个不同细胞核背景的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与来源于同一个哈克尼西棉恢复基因(Rf1)培育出的3个不同细胞核背景的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配置了21个F1。21个F1和3个恢复系种植于2个生态区,通过性状调查,采用ADE模型和直观作图的分析方法,探索遗传背景和温度对恢复系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河流域安阳点,恢复系H46花粉量略高于H80,在长江流域无为点则相反;H46和H80在安阳和无为点的花粉量均高于恢复系ZBR;3个恢复系在盛花期多粉花率和少粉花率的表现趋势与其所配置的杂交组合F1的花粉多粉率及其平均产量竞争优势大小一致;F1籽棉和皮棉产量受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F1花粉量不仅受加性效应的显著影响,还受到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极显著影响;F1籽棉产量与其花粉量的显性与环境互作效应的相关系数接近1,并达显著水平,表明环境影响花粉发育并对产量形成起关键作用。本文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温度及遗传背景与恢复系恢复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将对棉花三系恢复系的选育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
使样品中的左旋(-)棉酚和右旋(+)棉酚与L-苯基丙胺醇充分反应以后,对生成的两种衍生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该方法以Waters μBondapak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甲醇-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每次样品的分析时间在10分钟以内。样品的制备过程简单,并排除了杂质干扰。实验结果指出,L-苯基丙胺醇与棉酚的充分反应时间应为120分钟以上,两者之间的摩尔比应大于4:1。在本文所述条件下,两种棉酚旋光体的进样量在15ng~1.2μg之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的精密度测验表明,两组分的标准方差与变异系数都分别在0.15与3.0以下。(-)棉酚和(+)棉酚的回收率依次为98.0%和9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