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谷子中的Tizip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X-2T中,并使此克隆表达载体在BL21(DE3)宿主菌中表达;用IPTG诱导Tizip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在30℃利用1mM的IPTG诱导5h可以获得高效的表达产物.  相似文献   
62.
63.
豌豆在生长猪日粮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饲料豌豆中含胰蛋酶抑制因子等多种营养因子,而加拿大豌豆(DM88%、CP22.3%、EE2.12%、CF5.17%、Ash3.18%、Gɑ0.15%、P0.18%)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仅为生大豆的5%~13%,经加热可完整丧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席鹏彬、李德发等用体重为18.9±2.5kg的三元杂交(北京黑×长白×杜洛克)生长猪重点研究了在补足蛋氨酸的条件下,用豌豆取代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25%和50%的蛋白质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前期用豌豆蛋白取代部分蛋白可使生长猪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料肉比无显著变化。随着生长猪日龄增加,豌豆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逐步减小;试验各期25%和50%豌豆蛋白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影响无显著差异。生产中,对高日龄生长猪用豌豆蛋白取代基础日粮的部分蛋白是切实可行的。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1(2):42~43  相似文献   
64.
1 高密度聚乙烯 (HDPE)管材在节水工程中的应用在农业灌溉上 ,目前最佳的管道材料当属高密度聚乙烯 (HDPE)管材。用它代替钢管和PVC管 ,不仅性能优异 ,而且成本也低于其他管材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理想的地震输气输水管材。进入 80年代后 ,国内曾大量生产低密度聚乙烯 (LDPE)管材 ,并在农业输水灌溉工程中得到应用。但主要局限于低压、小口径管材。在喷灌方面应用较少。这是因为其拉伸强度较低 (1 5MPa) ,管材需要较大的壁厚才能使用 ,提高了成本 ,因而在应用上受到了限制。HDPE管材在发达国家已有三、四十年成功…  相似文献   
65.
美国已成功地完成了缺失双基因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活疫苗的研制,并进行了靶目标和动物效能测定.这种微生物缺少cya和crp基因,无感染性,繁殖速度比常规鼠伤寒沙门氏菌慢,没有荚膜性和鞭毛.从形态学和生长特征上可以和常规鼠伤寒沙门氏菌区分.尽管这种微生物在肠道存活时间不长,但仍具原性,刺激产生一系列沙门氏菌的体(包括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海德堡沙门氏菌等).这种双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安全性高于欧洲普遍使用的单基因变异体.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刚出壳的肉雏鸡可用这种疫苗进行首次粗雾滴喷雾免疫,14日龄再加强饮水免疫一次,可保护到8周龄.后备种鸡和青年鸡首免剂量要高于肉雏鸡,饲养中期再加强免疫一次.虽然这种疫苗可有效地控制沙门氏菌的繁殖,但控制沙门氏菌需要综合的生物安全措施.消灭沙门氏菌需要无沙门氏菌种鸡群,无沙门氏菌污染的种蛋,无沙门菌感染的颗粒料,无野鸟和鼠害的鸡舍等.欧洲的单基因缺失沙门氏菌突变体活疫苗效果很好,美国的双基因缺失苗也一定会不错.由于缺失两个基因,这种疫苗不可能恢复为田间沙门氏菌,因此安全性更高. 据<国外畜牧科技>2000.1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磷营养对马铃薯旱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磷素对不同旱性马铃薯生长和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探讨干旱条件下马铃薯的最佳施磷量。[结果]增施磷肥可以促进根系生长,优化营养分配,提高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来提高马铃薯的旱性,但施磷量过高会降低马铃薯的旱性;旱性强的品种干旱胁迫下对磷的需求量较高,对施磷量的反映较大;干旱胁迫下冀张薯8号最佳施磷量为135 kg/hm2,夏波蒂最佳施磷量为45~90 kg/hm2。[结论]施用磷肥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旱性。  相似文献   
67.
美国 Vermont大学的科学家报道 ,他们将编码溶葡萄球菌素的基因剪接到小鼠基因组与泌乳有关的基因中 ,得到了乳腺炎的基因工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乳腺炎的最常见病原 ,而生素治愈率在 1 5%以下 ,牛群中有几头牛感染就可能成为下一次暴发的传染源。但模仿葡萄球菌 ( Staphylococcussimulans)能分泌一种降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酶 ,即溶葡萄球菌素 ( lysostaphin) ,这种酶特异地攻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 ,而不破坏乳中的其他成分 ,无副作用 ,因此是治疗乳腺炎的理想药物。   Vermont大学的研究则更进了一步 ,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  相似文献   
68.
玉米小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老病害,70年代以前,由于发生得不太严重,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970年该病在美国大流行,使玉米产量减产15%以上,损失粮食165亿公斤,因而震动了世界玉米生产国家。 生产实践证明,选用病品种是防治本病的一项经济有效措施。鉴定我国玉米资源对小斑病的性,为病育种部门提供源,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从1987-1989年  相似文献   
69.
当前国际农业科技界关心的问题和重要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 7个方面 :1.目前农作物的最高单产水平是否已接近所谓“生理极限”?应采取什么技术路线和对策 ?是以缩小现有水平同极限潜力之间的差距为主 ,还是通过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努力 ,进一步提高潜力 ?2 .农业生物技术除了能够改良逆、病虫以及改善品质外 ,能否最终对提高单产这一最重要的“数量性状”作出大的贡献 ?3.信息技术在改造有史以来就一直是分散和经验型的传统农业方面 ,到底还能有多大的潜力和作为 ?4 .农作物增值还有何种新途径 ?5.关于实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农业途径的探…  相似文献   
70.
西农10号是西北农业大学王鸣教授与天津市蔬菜研究所合作,在西农8号的基础上选育的枯萎病、耐重茬并兼炭疽病、优质、大果型中熟西瓜新品种。从开花到成熟32天,单瓜重9kg以上,中心糖12%以上,瓤红、质脆、耐贮运。在山东、河南、辽宁、陕西、安徽、天津等地试种表现甚佳,每667m2产量5000kg以上。前期植株生长特快,易坐果,南北方均可种植。栽培要点:株距0.5m,行距1.7m为宜,重茬种植时应增加1/3的基肥用量,注意留第3雌花以后的果。联系地址:详见封2。西农10号西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