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分析了信阳农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2.
试验以枣汁、茶汁、白砂糖、柠檬酸作为影响饮料感官特性的四大因素,设计正交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枣汁100mL、茶叶20mL、蔗糖10g/100mL、柠檬酸0.15g/100mL配比时,枣茶饮料色泽、风味最佳,组织形态浑浊均匀,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3.
不同母质的土壤对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溪茶园土壤矿质元素质量分数与土壤母质关系较为密切,其中K、Al的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花岗岩母质〉第四纪红士母质;Fe、Mn、Zn质量分数是凝灰岩母质〉第四纪红土母质〉花岗岩母质。土壤有效性的矿质元素与铁观音乌龙茶的生化品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如土壤中的有效Zn,活性Al与速效P的经值与茶叶的氨基酸总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活性Mn与茶多酚呈显著的正相关;速效P、活性Fe、活性Mn与水浸出物和总糖  相似文献   
64.
三种有机肥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铜、镉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王果  谷勋刚  高树芳  方玲 《土壤学报》1999,36(2):179-188
研究了稻草、紫云英和猪粪的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铜和镉的沉淀作用及其在红壤和潮土上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水溶性分解产物对铜镉的沉淀及吸附有双重效应:铬合效应和pH提高效应。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有机分解产物通过络合作用而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铜和镉的沉淀作用及其在两种土壤上的吸附。由于铜具有较强的形成络合物的能力,所以有机分解产物对铜的抑制效果对于镉的抑制效果。吸附等温线表明,在不调节pH时,三种有机分解产  相似文献   
65.
播期及灌浆期温度对豫南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个粳稻品种,在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对不同播期的稻米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期不同,齐穗后的温度也不同,稻米品质性状随之发生变化,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垩白度>垩白粒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精米率>碱消值>糙米率;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随着播期推迟而提高,6月9日播种的处理最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着播种期推迟而减小,相比4月25日播种的处理,5月10日播种的处理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显著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随着播期推迟而增大,胶稠度随着播期推迟而变短。齐穗后10 d日均气温对碾米品质影响较大,高温不利于碾米品质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受齐穗后20 d日平均气温影响明显。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齐穗后10 d和20 d日平均温度与垩白粒率、垩白度、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密切相关。结合近35年气候条件和本研究结果,将豫南粳稻齐穗期安排8月20日—30日,有利于提高豫南粳稻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66.
鱼类肥胖基因及脂肪蓄积调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鱼类肥胖基因及脂肪蓄积词控机理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领域不应完全拘泥于前途渺茫的鱼类肥胖基因克隆,而应从直接词控鱼类摄食与脂肪蓄积的关键功能基因人手,研究其表达词控相互关系.特别是摄食与脂肪蓄积基因调控之间是否存在偶联,从功能上确定有无鱼类肥胖基因存在,为下一步通过功能基因组手段获取可能存在的具重大知识产权价值的鱼类肥胖基因奠定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67.
近江牡蛎中铝的化学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中铝(Al)的形态分布,利用化学连续浸提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近江牡蛎总Al质量分数及Al存在形态进行初步研究,并对4种浸提液的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其优化参数为0.5 mol·L~(–1)氯化钾溶液70 m L浸提2 h,去离子水70 m L浸提2 h,4 mol·L~(–1)盐酸溶液70 m L浸提2 h,浓硝酸70 m L浸提2 h。此条件下,近江牡蛎整体中Al形态存在有机铝铝离子(Al~(3+))水溶态铝氢氧化铝[Al(OH)_3]难溶态铝的分布规律,约77.36%的Al以难溶态存在,毒性较大的无机Al主要以Al(OH)_3的形态存在,占总Al的15.87%。通过模拟胃肠消化环境,测定近江牡蛎中Al的溶出率,模拟胃液可溶出Al占总Al的8.16%~32.11%,说明由于胃液的酸性和酶的作用,近江牡蛎中的Al在胃液中形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8.
69.
70.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玲 《甘肃农业》2005,(12):162-162
在人类经济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劳力经济阶段、资本经济阶段,现在则进入了知识经济阶段。劳力经济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的占有与配置,资本经济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占有与配置,而在知识经济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知识的占有与配置。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具有多重性,既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经济领域的又一资重要的革命,呈现出其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