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59篇
  40篇
综合类   374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 为了探索蛋鸭无鱼粉日粮的饲喂效果,降低对进口鱼粉的依赖程度,我们于1990年5~9月利用康贝尔×微山麻鸭杂交蛋鸭,以JH—1新型动物蛋白料代替进口鱼粉进行饲喂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试验情况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的选择试验所用蛋鸭为170日龄康贝尔×微山麻鸭杂交蛋鸭。试验设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设1个  相似文献   
102.
新疆水资源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3.
论曹雪芹笔下的闺阁茶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于我国茶文化传统的讴歌与弘扬,尤其对于闺阁人物在茶饮生活方面的审美情愫和仪礼俗风之描述和咏赞,确乎是不惜笔墨的。其篇幅之纷繁,细节之精微,蕴意之深宏,文采之斑烂,可以说,远远驾乎...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一个不同基因型能源甘蔗各生育阶段平均CGR,平均NAR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种型曲线消长,各生育阶段平均LAI呈“S”形曲线 工;苗期至分蘖前中期NAR和LAI对CGR作用相似,分蘖中后期以LAI对CGR的贡献大,LAI与CGR显著正相关,并具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和净贡献率;伸长生长期以后,在一定LAI的基础上的NAR和CGR显得十分重要,伸长生长后期LAI极显著正相关,而NAR与CGR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5.
106.
浏阳县镇头公社土桥大队,是一个油茶重点产区,有油茶林7287亩,人平3.4亩,素有“油茶之乡”之称。近几年来,他们积极推广雨阳生产队培育老林夺高产的经验,取得很显著的成绩,油茶产量大幅度的提高。1980年达到124584斤,亩产  相似文献   
107.
山西省属半干旱区,地势北高南低,自然条件复杂。大豆区划分为三大栽培区。1.晋北寒冷春播大豆区,年平均温度6——  相似文献   
108.
大豆少耕节能实用耕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耕节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我们在大豆生产中推广采用了三项少耕节能措施,实践表明,大豆破茬起垄,麦茬直接起垄,耙麦茬起垄增产显著,节本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9.
凯亚 《茶叶》2001,27(4)
1 这次在上虞小住了数十天,一直心仪于白马湖之旅,却因忙于审稿的杂务,迟迟未能成行.临走之前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幸蒙当地茶场T君的陪同,终于才得以偿了宿愿. 白马湖最吸引我的,当然是那方被称为白马湖派的作家之故居群落,诸如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夏丐尊的平屋小院,朱子清的湖畔书斋,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不过我这里述说的,则是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及其茶风—— 历过大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尽管小杨柳屋的墙垣已然斑驳处处,却昔日风貌犹在.尤其叫我讶异的是,当年由丰氏手植的那棵小杨柳树,后来在长成巨树而倒去之后,于今竟在它的根处葆出新枝,但见其柔条缕缕拂出院墙之外,神话般地再现了昔日小杨柳树的风姿. 由小杨柳树而有小杨柳屋,而有小杨柳屋之茶,之画,之诗,之文.这些乍看起来,似乎必然如此发生,然而,小杨柳屋主人后来在其忆述文章中道出的实情却是这样的:说是其实“这完全是偶然的,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因此给这屋取名‘小杨柳屋',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因此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因此我自己似觉与杨柳有缘.假如当时人们在湖边种荆棘,也许我会给屋取名为‘小荆棘屋',而专画荆棘,成为与荆棘有缘,亦未可知.天下事往往如此”,云尔.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