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59篇
  40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本文调查了哈尔滨市奶牛场某分场犊牛常年发生的以异嗜、腹泻、骨骼变形、运动障碍、搐搦为特征的疾病。调查研究证实,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钙过多,磷不足,钙磷比例严重失调,牛体内钙、磷、镁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佝偻病和低钙血醍低镁血搐搦。并讨论了血清钙、磷、镁和羟脯氨酸浓度测定值对监测和诊断犊牛佝偻病和搐搦的价值及意义,以及钙、磷、镁在疾病发生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22.
大豆品种对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 ̄10号10个大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对200多份大豆品种进行接种鉴定,筛选出抗8个以上生理小种的抗性资源18份。鉴定结果表明,灰斑病菌1 ̄10号生理小种的致病频率分布在0.25 ̄0.583之间,其中6、2、3号生理小种具有较高的致病水平;而且大豆品种对1 ̄10号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在群体水平上表现出同时抵抗10个生理小种的5 ̄8个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823.
824.
丰子恺的墨情与茶情江苏人民出版社凯亚丰子恺在他的绘画和写作生涯中,始终是与茶结缘的。他那别具一格的墨情与茶情,也就在在表现出了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灵魂和茶道精神。丰子恺先后两次营造了他的“桃花源”,亦即两度过上了园田居生活:一次是在其故园石门湾的“缘缘堂...  相似文献   
825.
东北虎的人工哺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人工哺乳,还是自然哺乳。东北虎幼仔的成活率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野生东北虎已濒临灭绝的今天。研究如何提高人工哺乳技术,合理的配合日粮,加快东北虎园养繁殖的数量,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在总结国内人工哺乳经验的基础上,对人工哺育东北虎幼虎的日粮配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应用了母牛初乳代替母虎的初乳,以奶牛厂纯质牛奶,代替市场上的零售袋奶。并在哺乳的全过程中,注重了日粮的全价配比,特别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添加,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使人工哺乳的三只幼虎全部健康成长,成活率达到百分之百。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26.
固原县草原工作管理站(简称草原站)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西部,行政区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固原地区。地跨东经105°58′—106°57′,北纬35°34′—36°38′.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380.6万亩(包括放牧林地)。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7.5%。整个草地处于森林草原带向典型草原带的过渡带。地带性土壤为缃黄土(黑垆土)。这里海拔最低1,248米,最高2,900米(六盘山)。  相似文献   
827.
828.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蛋用朝鲜龙城系栗羽鹌鹑及其突变系白羽和黄羽鹌鹑的红细胞和血浆酯酶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酯酶Es-Ⅰ、Es-Ⅲ和血浆酯酶Es-3、Es-4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Es-Ⅰ和Es-Ⅲ、Es-3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B控制,各出现3种表型A、AB和B。Es-4出现2种表型即有带型和无带型,受显性基因Es-4A和隐性基因Es-4a控制。经适合性χ2检验,3群体在红细胞酯酶Es-Ⅰ位点的基因分布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黄羽和白羽鹌鹑的红细胞酯酶Es-Ⅲ和血浆酯酶Es-3两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829.
选用新陆中48号,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封顶剂“摇钱素”(质量分数20%的矮壮·甲哌钅翁 水剂),以人工打顶为对照,探索化学封顶剂对新疆南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株高增加17.1 cm,单株结铃数增加1.1,衣分高1.2百分点,籽指高0.22 g,衣指高0.62 g。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均高于人工打顶。可见,无人机喷施“摇钱素”封顶可有效抑制棉花顶端优势,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不会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可替代传统人工打顶。  相似文献   
830.
基于行宽的玉米行间杂草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精确识别和定位玉米行间杂草,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变量施药系统喷施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行宽的多行玉米行间杂草识别算法.该算法以垂直拍摄的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YIQ颜色空间中的Q分量灰度化田间彩色图像,以降低自然光源对图像的影响;通过建立实际田间玉米行宽与图像玉米行宽的映射关系,将3叶期玉米行的宽度映射到对应图像中,并确定基于识别率和运算速度的覆盖范围;以具有一定宽度的玉米行作为识别基准,减小未连通叶片区域的误识别率,提高对杂草识别的精度.从识别精度和速度2方面与基于作物行中心线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叶期3行玉米田间图像,杂草正确识别率可达89.2%,速度为197 ms.本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行间杂草识别的精度和速度,能够初步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变量施药系统对大田玉米多行喷施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