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高钾肥常减少叶片Mg和Ca的浓度,且容易造成叶片和植株萎蔫,但增加P肥可以增强冬小麦对Mg和Ca的吸收,从而提高冬小麦叶片的Mg和Ca的浓度。土壤温度过低会降低P的有效性和吸收量,对此,本试验在两种根际温度条件下测定了P和K对小麦矿质元素组分的影响。400μMP处理比起50μMP处理,小麦地上部Mg的含量提高20%;而25℃根际温度处理比15℃根际温度处理的小麦地上部Mg含量高出9%。类似地,高P处理的植株总Mg吸收量和Ca吸收量提高36%。把K浓度由400μM提高到800μM,可以把小麦地上都Mg的浓度提高13%,Ca浓度提高7%。在田间,当土壤温度低于15℃时,20或28kg/ha的P处理可以提高高秆羊茅草(FestucaarundnaceaSchreb)叶片的Mg和Ca的含量。当对照区叶片的Mg和Ca含量分别低于2.0和4.0mg/g(引起杂草萎蔫的临界值)时,施用P肥可以把Mg和Ca的含量提高到临界值之上。施P的同时再施Mg,可以提高叶片Mg的含量,但是在不施用P肥的情况下施Mg会降低叶片Ca的含量。P营养远比根际温度更能影响植株叶片Mg和Ca的含量和对Mg和Ca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32.
"种子干涸"或者说由真菌引起的籽粒内酶活性变化导致种子干物质消耗?是冬小麦病害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不久以前,对该病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此外,抑制剂?亦是防治该病的有效药品(?1981).全苏遗传育种研究所罗夫诺州示范点及"莫斯科近郊"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冬小麦育种实验室的育种科学家首先开始了培育抗?冬小麦品种的育种工作.他们采取的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进行种间杂交然后随机选择  相似文献   
133.
为了对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进行模拟,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基本苗(X1)、基氮(X2)、基磷(X3)、追氮(X4)与灌水次数(X5)5个因子作为决策变量.籽粒产量为目标函数,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建立了不同年型与土壤类型下春小麦产量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获得了不同年型、不同土壤类型下春小麦产量优化(500kg/666.7m^2)与经济最佳栽培技术体系,对显著影响产量的两因子交互效应进行了分析,体现了根据不同条件采用变量栽培管理措施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4.
白粉病造成了苏联许多地区,其中包括库班地区小麦产量的惨重损失.目前这一病害的病原茵Erysiphe graminis f. sp. tritici March真菌形态的形成正在急剧发展,摆在育种家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培育出抑制这种病害大发生的小麦品种.本研究旨在对来自北哈萨克和乌克兰区域内化有希望的66个抗当地病原种群的冬小麦品种进行研究.在试验小区的行间补种感病株(20株/m~2)m造成发病环境来评价品种的抗性.根据?(1980)标准确定试验材料的感病程度(%),植株感病型(级)根据?和  相似文献   
135.
针对广大农户和基层植保人员对作物病害识别困难的问题,以苹果、玉米、葡萄和番茄4种作物18种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VGG16和Resnet50建立识别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增强、模型参数优化、模型交叉验证等,构建单作物多病害识别和多作物多病害识别模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VGG16识别性能优于Resnet50,VGG16模型的识别正确率都达到96%以上。对VGG16识别模型分析后发现根据作物发病特点建立的单作物多病害识别模型性能更好。因此,本文提出分类建立单作物多病害识别模型的方法,结合智能手机、Web技术和网络编程技术,研发一个农作物病害智能识别系统。本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精确的识别结果、病害知识和防治方法。系统的Socket网络服务可作为独立模块,为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无人机、农业专家系统等提供统一的作物病害识别接口。本研究可为农业植保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6.
长江下游地区小麦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了适宜于长江下游地区小麦生长期0-40cm分层土壤水分模型。经相关分析,模拟值与实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7.
为验证逐日平台追踪太阳的准确性及其消除太阳高度对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影响的效果,从而解决被动光源作物生长信息监测仪器因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反射率测量误差波动大、有效采样窗口期短等问题,在课题组前期被动光源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和逐日平台研制的基础上,通过逐日准确性试验、标准反射率以及作物冠层反射率检测对比试验,对逐日平台搭载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检验与评估。结果显示,逐日平台水平方向追踪太阳的平均偏离角度为0.592°,竖直方向追踪太阳的平均偏离角度为0.470°;当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直接测量10%、20%、40%、60%标准反射率灰度板和作物冠层反射率时,在8:00-17:00时间段内因受太阳高度角影响,传感器测量的反射率波动幅度达60.00%以上,仅中午前后(11:00-13:00)测量的反射率较为准确;当使用逐日平台搭载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测量相同对象时,8:00-17:00时间段内测得反射率均较为准确,反射率波动幅度在2.53%以内。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逐日平台能显著提升被动光源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测量的准确性,延长作物生长信息传感器日工作时间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8.
为定量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根据气象学相关原理,通过分析南京地区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棚结构与材料特点,得出塑料大棚温湿度日变化模型,并进行验证.模型如下:白天12-d/2<th≤12+d/2,温度T=Tmin+(Tmax-Tmin)×sin[π×(th-12+d/2)/(d+2p)]×CD×CA;夜间12+d...  相似文献   
139.
蔬菜中农药残留动态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陕西省西安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产基地6大类蔬菜的13种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全年定点监测,研究了不同种类蔬菜中农药残留动态,不同种类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动态以及蔬菜中农药残留全年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甘蓝类、白菜类和绿叶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其他种类蔬菜,且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各种禁用有机磷农药在不同种类蔬菜上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并且在不同种类蔬菜间存在差异;各种禁用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量随时间不同而变化;各种非禁用农药检出次数较多,并有部分超标;生产基地蔬菜全年农药残留变化动态符合生产实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