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探究龙岩烟区适宜的移栽期及移栽方式,进一步彰显龙岩烟叶的清甜蜜甜香风格,开展田间试验,研究4个移栽期及膜上栽、膜下栽2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最优;膜上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次之,而比常规移栽期推迟10天的膜下栽处理烟叶品质最差。综上所述,龙岩烟区烤烟移栽时间较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并结合膜下小苗移栽更能彰显龙岩烤烟的清香型风格,提升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烟秆炭有机肥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通过室内土壤培育试验研究了单施有机肥、烟秆炭有机肥、单施烟秆炭对土壤主要养分及腐殖物质的影响。试验设置了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单施有机肥),烟秆炭占有机肥比例为10%(B10)、20%(B20)、40%(B40)、60%(B60),单施烟秆炭100%(B100)、1/2量烟秆炭(BH)、1/4量烟秆炭(B2H)。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烟秆炭有效地促进了土壤pH提升,以及土壤速效钾、全碳、全氮的含量,其中B100处理的速效钾和全碳含量的增幅分别为55.1%、132.1%。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体上随烟秆炭量的增加而提升,但烟秆炭有机肥比单施烟秆炭提升效果好,以B60处理达最大(72.69 mg·kg-1),B100处理次之(46.76 mg·kg-1)。而烟秆炭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B100处理最低,较对照降低了21.3%。(2)烟秆炭能增加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随培育时间的延长,添加了烟秆炭的处理比单施有机肥提升效果更稳定。(3)烟秆炭明显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胡敏素含量。B100处理与对照相比,有机碳提升了68.6%,胡敏素增加了147.8%。在B10~B60处理中随烟秆炭比例的增加,土壤胡敏酸含量下降;在B2H~B100处理中随单施炭量增多,土壤胡敏酸含量则略有提升。土壤富里酸含量则以烟秆炭量最多的B100处理最低。总体看来,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碱解氮提升,促进土壤胡敏酸、富里酸的形成。烟秆炭有利于土壤碳、全氮、速效钾、有效磷、交换性镁的增加。结合各项分析,含60%烟秆炭的有机肥(B60)处理既有利于土壤主要养分的提升,又有利于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3.
24.
选用碳化谷壳、膨胀珍珠岩、碳化竹屑、广东及海南椰糠、炭化木屑、炭化烟杆、食用菌渣和红泥土按比例组合成15种新型基质配方,在温室条件下探讨新型基质对云烟87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_5(炭化木屑∶红泥土=7∶3)、M_6(炭化谷壳∶膨胀珍珠岩∶炭化木屑∶红泥土=2∶2∶2∶4)处理在出苗率、生长动态、生物量等方面均表现最佳。综合考虑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认为炭化木屑利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5.
吡虫啉类杀虫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种杀虫剂对烟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10%砑实净可湿性粉剂对烟蚜的防效较好,为82.62%~99.58%;10%千红可湿性粉剂防效为46.12%~98.19%;3%啶虫咪可湿性粉剂的防效较差,为32.64%~81.11%.  相似文献   
26.
密集烤房培育食用菌姬松茸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密集烤房闲置时间长,探索利用烤房等设施培育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烟农增收,笔者介绍了姬松茸生长对环境的要求,阐述了培养料的制作、菌丝生长阶段管理技术、出菇的温湿度管理和水分要求、采收的标准及注意事项、烘烤加工的平台搭建方法和操作技术,以期在密集烤房这一特定条件下,为探索解决推广应用培育姬松茸这一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7.
福建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的时空变异研究。结果表明:1982、2001、2011年龙岩烟区植烟土壤pH分别为5.34、5.03、5.23,土壤酸化得到有效抑制;1982、2001、2011年土壤pH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线性模型、线性模型、指数模型。空间分布上,1982、2001、2011年高值区域分别呈现块状、点状、块状;不适宜种植烤烟的地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宜区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低温胁迫及恢复生长后烟苗叶形及生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低温胁迫下及低温后恢复常温生长的烟苗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叶形指数、不同部位叶片生长素含量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家族基因NtPINs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烟苗地上部生物量较同期对照组极显著减小,恢复常温后虽能继续生长但生物量仍低于同期对照组;低温后恢复生长烟苗的叶形指数极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低温胁迫24 h时,烟苗茎尖新生叶IAA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但自下而上第4张叶片的IAA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恢复生长8 d时不同部位叶片IAA含量均大幅升高;qRT-PCR结果显示,低温胁迫24 h时,烟苗茎尖新生叶NtPIN1、NtPIN1b、NtPIN3、NtPIN3b、NtPIN4和NtPIN9表达水平均较同期对照极显著下调;低温下施加外源生长素α-萘乙酸(NAA)、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萘氨甲酰苯甲酸(NPA),常温下施加NPA可明显影响烟苗的叶形指数。因此,低温胁迫导致烟苗地上部生长素从茎尖新生叶向茎基部极性运输的减少是烟苗叶片形态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土传细菌性病害,该病害分布广、危害重、毁灭性强,是热带、亚热带烟区的主要病害.生物质炭是生物质材料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热裂解产生的高度芳香化的富碳物质,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发达的孔隙结构和较强的吸附能力,对改善烟田土壤环境具有较大潜力,是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长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了农业、化学及生物等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认为单一的农业、化学或生物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效果均不理想,农药或土壤改良剂对土壤、植株、牲畜及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安全;综合防控措施可消除单一措施带来的短板效应.文章提出利用生物质炭定向调控烟田根际微生物、重建健康根际生态系统、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的途径:(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2)提升土壤肥力;(3)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4)提高土壤酶活性.生物质炭通过调控土壤生境来改善烟草农艺性状,减轻或抑制烟草青枯病发生,同时促进烟草碳氮代谢,有效调控烟叶化学品质.生物质炭的农业应用可为全面解决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0.
烤烟新品种闽烟38施氮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对闽烟38及对照K326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闽烟38施纯氮150 kg/hm2处理,田间烟株生育期推迟4 d左右,长势旺,褪黄慢,成熟度较差,产量虽有增加,但烤后烟叶颜色加深,结构紧密,特别是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降低;施纯氮135 kg/hm2处理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较好,产值较高(比施纯氮120 kg/hm2处理多1 869.75元/hm2),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比施纯氮120 kg/hm2处理多0.29元/kg和3.9个百分点)。闽烟38比K326需氮量较高,其适宜施氮量应为127.5~135.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