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8篇
  46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在多雨湿润地区,涝渍胁迫与大气温、湿度共同影响作物。研究发现:作物相对产量与涝渍胁迫指标和降渍过程的大气温、湿度指标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涝对作物的影响是第一位的;作物关键生育期受单过程涝渍胁迫时,涝后10 d内不出现高温,渍对作物的影响居第二位,出现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不低于35℃),则渍的影响小于高温天气的影响;在多个涝渍过程连续发生的条件下,涝后10 d内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对产量的影响大于地下水埋深小于80 cm的累积作用时间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陕南土坎梯地垮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陕南梯地垮坎,以黄褐土山地坡改梯最为严重,一般当年修的梯地在翌年雨季中有30%-40%梯坎出现崩塌或滑塌。从1989年以来,在陕南一些地方曾试验过挡板法,掺沙法和产编织袋法筑坎修地,但收效甚微。梯坎难以巩固的原因有六个方面:1。土壤含粘量高,排水能力差;2。雨多强度大:3,地面坡度陡;4,筑坎质量不高;5,排水系统不完善;6,没有采取植物护埂措施,甚至破坏地边埂,实践证明:任何单一措施都不能从根本  相似文献   
143.
陕南西部土坎梯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野外调查,基本查清了陕南西部土坎梯地坎坡变形破坏的类型与特点,在土性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陕南西部兴修梯田而跨坎严重的土质类型与土性特征。根据土性特征提出了土坎梯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固坎增稳措施。  相似文献   
144.
酒泉市人口多,耕地少,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对较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每年都要占用相当数量的耕地,土地资源的承载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形势将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中,挖掘耕地潜力,通过摸清土地资源状况,耕地的内在质量,培肥地力,改造中低产田,培育优良品种,优化栽培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来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们对物质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5.
江汉平原农业水土环境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汉平原农业水土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水高田低、涝渍危害严重,垸落众多、垸田密布.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土问题是地势低洼,因雨成灾;过境水量多,湖泊调蓄功能下降,防洪压力大,农田涝渍长期存在.为发展生产,必须保护湿地资源、完善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同时,要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湿地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6.
【目的】为合理利用水稻生长期间的降雨,改善江汉平原地区稻田氮肥管理。【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常规淹灌(FI)和适雨灌溉(RAI)条件下,农民习惯施肥(FFP)、30%尿素+70%控释掺混肥(30%N+70%CRF)和优化减氮施肥(OPT-N)对降雨利用率、水稻产量、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1)RAI能在节省水资源同时提升稻田对雨水的储蓄和利用能力,与FI相比可减少田间灌溉水量41.7%,各生育阶段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以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两种水管理方式下,与FFP处理相比,OPT-N处理水稻在分蘖期的Pn、Gs、Ci、Tr、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显著降低,但在孕穗期-灌浆期有所增加,对最终产量形成影响不大;RAI结合30%N+70%CRF处理有利于水稻生育前期Pn、Gs、Ci、Tr的增加,提升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在分蘖期显著高于OPT-N和FFP,在齐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FFP,有效穗数、穗长、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在各处理间表现最高,实际产量相较常规水肥管理可增产10.4%。【结论】适雨灌溉条件下,OPT-N不会显著影响水稻的生长及产量,30%N+70%CRF有助于水稻光合作用、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7.
利用测筒分别进行华油杂668号油菜蕾薹期、开花期、角果期多个受渍日数水平的渍害试验,观测油菜收获期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无效角果数、千粒质量等产量要素和测筒单产,分析不同生育期渍害下油菜产量结构的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主要生育期相对湿害指数(RIR)表现为:蕾薹期一次分枝(RIR_b)有效角果率(RIR_r)千粒质量(RIR_w),开花期RIR_rRIR_wRIR_b,角果期RIR_wRIR_rRIR_b。单产的渍害敏感系数差异为开花期(0.41)角果期(0.34)蕾薹期(0.25)。根据各生育期充分受渍时间与产量回归方程,以Ry=90%、80%、70%为区间点,划分了油菜轻度、中度、较重、严重渍害4个等级,并提出以期望损失20%为标准,油菜蕾薹期、开花期、角果期应分别在受渍9、5、6 d内排渍降湿。  相似文献   
148.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栖息地,也是长江中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块湿地。本研究以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故道选取典型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以χ^2检验为基础,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来测定草本优势种的种间联结及相关性。根据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在不同生境中的变化来划分植物功能群。结果表明:以优势种为主体对石首麋鹿保护区草本植物进行功能群划分可行性较高。对12种草本植物优势种共划分了3组植物功能群:“阳性湿生型”、“阳性湿中生型”和“阴性湿中生型”。每组植物功能群都有其特定的优势种和分布区,较好地反映了水、热生态因子与植被的关系。研究石首麋鹿保护区的草本植物功能群,不仅有助于揭示保护区植被格局的变化,同时也可为保护区正在开展的湿地修复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9.
江汉平原水稻关键生育期冠层温度环境响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大田环境下红外测温仪长期连续自动监测的水稻冠层温度,研究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冠层温度与光照、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天气现象等现有地面气象观测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在晴朗天气模式下以气温、大气湿度、作物蒸腾速率、总辐射辐照度为因子的水稻冠层温度模拟模型,回归模型和各回归系数经统计检验达1%极显著水平。旨在为通过气象监测预测水稻高温热害发生的机率、客观评价热害程度、制定生态或农艺避(抗)热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0.
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堤防对防洪安全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的主要有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生物潜蚀和风力--水力锓蚀。系统地归纳了长江中下游堤防侵蚀的主要形式与危害,并结合工程整险实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