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特征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58S是新选育而成的一个具有广适性的水稻光温敏不育系。为了充分了解其特征特性,采取分期播种试验和相关指标测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培矮64S相比,Y58S在有关农艺性状、抗逆性、开花习性、光合作用特性及再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适合于配制广适性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72.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面:再生稻成熟期单株总干重为主季稻的25%-35%;无论是主季稻还是再生稻,超级杂交稻组合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均高于对照汕优63;主季稻及再生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单株总干重呈正相关。源库关系方面:再生稻的粒叶比是主季稻的2-3倍;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且增源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3.
农业科技园区是新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孵化器和窗口.浏阳农业科技产业园自建设以来.在发挥园区示范推广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也面临着挑战.对如何进一步加快园IX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示范推广作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打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强化科学管理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
湖南省食用百合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湖南省食用百合产业的生产现状,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百合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提升和规范食用百合栽培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和百合生产合作社的作用;加强宏观指导等。  相似文献   
75.
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为材料,设置0(N0)、90kg·hm-2(N1)、135kg·hm-2(N2)、180kg·hm-2(N3)、225kg·hm-2(N4)、270kg·hm-2(N5)6种氮水平,研究了不同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由施氮量-产量模型可得,施氮量为245.9kg·hm-2时可夺取水稻高产(11.42t·hm-2),而施氮量为213.5kg·hm-2时能更好地协调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矛盾,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不同供氮水平下,分别采用Logistic函数对生育时期-总生物量进行动态模拟,各模型因施氮水平的不同而异;各模型均表明,灌浆期群体总生物量增长速率最大;随施氮量的梯度递增,氮肥吸收利用率(NRE)与氮肥农学利用率(NAE)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本研究设置的处理水平下,N4处理能较好地协调施氮量、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矛盾,确保夺取高产及相对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本研究表明,20%穗肥相对较少,不能满足水稻后期灌浆结实需要,超级杂交稻大田栽培建议加大穗肥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对新时期农业基础地位的再认识,提出了新世纪上半页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介绍了新世纪湖南农业科技八大重点技术领域的创新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即:以认识创新,保障农业科技创新;以投入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机制创新;以管理创新,营造遵循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7.
葛(Pueraria montana (Willd.) Ohwi)自然结实率不高,为了找到可靠的进行科学人工育种方法,本研究以葛为研究对象,采用I2-KI法、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对葛花粉活力进行测定,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1)葛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前1 d最高,且此时花粉活性最强,开花后随散粉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在开花后2~5 d有一个花粉活力较稳定的时期;(2)葛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第1天最强,此后可授性下降并迅速在第5天不再具有可授性。本研究通过对葛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明确了葛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最强的时间,推导出葛的最佳授粉方法是:采集开花前1 d的花粉对开花后第1天的柱头进行人工授粉,为进一步对葛进行科学人工育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8.
79.
对观赏药用植物香花崖豆藤进行了引种繁殖试验,研究了香花崖豆藤的播种育苗技术、成苗移栽技术和压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2次不同播种时期的发芽率分别为16.67%和20.51%,说明其萌发力较弱;成苗移栽在2种土壤上的成活率均较高,说明它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压条繁殖容易成活,见效快,省工省时,增殖率高,为76%。  相似文献   
80.
总结了烤烟良种繁育的育苗方式、苗期管理、烟苗移栽、水肥管理、除杂去劣、种子粗加工、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旨在为烤烟良种繁育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