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9篇
  7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叶锈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 引进种质C615具有叶锈病成株期抗性, 但其抗病性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抗病亲本C615与高感叶锈病亲本宁麦18构建的F2: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 利用337对多态性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结合2016、2017连续两年的叶锈病鉴定结果进行复合区间作图, 结果在1BL、2DS、3BS、4DL和6BS染色体上共发现了5个抗性QTL, 暂命名为QLr.njau-1BLQLr.njau-2DSQLr.njau-3BSQLr.njau-4DLQLr.njau-6BS。其中, QLr.njau-1BLQLr.njau-3BSQLr.njau-4DL在两年均被检测到, 分别解释10.1%~15.7%、10.9%~13.5%和8.2%~9.0%的表型变异; 另2个QTL只在一年被检测到, 解释6.2%和9.2%的表型变异。除QLr.njau-2DS外的4个抗性QTL均来源于抗病亲本C615。QLr.njau-1BLQLr.njau-4DL分别与已报道的慢病性基因Lr46Lr67在同一区域, QLr.njau-3B可能为一个新的抗叶锈病QTL。此外, 本研究在C615/扬麦13 (轮回亲本)BC4F5回交群体中选出了15个农艺性状优良且抗叶锈病的株系, 利用与C615所含抗性QTL紧密连锁的7个SSR标记对其进行基因型检测, 结果显示所有这15个株系均含有来自C615的抗性QTL, 且有3个株系聚合了全部抗性位点, 表明C615可作为抗源亲本用于高产、抗病育种。本研究结果将为分子标记选育抗叶锈品种提供材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2.
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吉林省东部山区人参栽培基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方法]以吉林省东北山区的5个主要人参产区(抚松、长白、集安、靖宇、敦化)的林下土壤、老参地土壤和人参栽培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利用形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结果]结果表明,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不同人参产地的微生物总数普遍降低,其中栽参土中细菌总数降低了48.6%~63.7%,老参地降低了57.1%~82.9%,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新林土相比,栽参土和老参地放线菌的数量分别降低了60.0%~75.3%和42.1%~77.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真菌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栽参土真菌总数是新林土的1.6~3.9倍,老参地是新林土的2.8~6.3倍。3类土壤微生物分布具有不同的季节性规律。[结论]为克服人参连作障碍,提高人参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人参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新品种穗发芽抗性及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长江中下游麦区主推品种的穗发芽(PHS)抗性,筛选高抗穗发芽种质资源,探讨简单、高效测定穗发芽的方法,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田间穗发芽法(GP)、降落值(FN)法和搅拌值(SN)法对本麦区小麦新品种的穗发芽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田间穗发芽率与FN、SN呈极显著负相关,FN法与SN法均可作为评价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有效方法。SN与FN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7,SN法测试时间短,样品用量少,品种间SN变幅大,能更准确地鉴定穗发芽抗性差异小的品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皮小麦鄂麦170、襄麦35、红皮小麦宁麦19、宁麦21、信麦8811、皖西麦0638和宁麦23为一类,田间穗发芽率最高为62.36%,FN150 s,SN100 cp,穗发芽抗性弱;扬麦25、扬麦23、扬富麦101、扬麦16、苏科麦1号、扬麦20、宁麦22、镇麦10号、扬麦21为二类,田间穗发芽率小于1%,FN250 s,SN900 cp,穗发芽抗性强;其他品种抗性中等,为三类。综上,SN法是鉴定穗发芽抗性的高效方法之一,可把SN900 cp作为抗穗发芽指标。本研究为长江中下游麦区抗穗发芽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穗发芽抗性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对羔羊增重和腹泻的影响。选取处于同一生长水平的羔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组分别添加Ⅰ型酸化剂、Ⅱ型酸化剂,添加量均为9 kg/t,对照组为不添加酸化剂组。试验预试期5 d,正式期28 d。结果表明:补饲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羔羊体重,降低腹泻率,其中以添加Ⅱ型酸化剂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
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物秸秆品种多、分布广、数量大,分布存在地域性特点。大量作物秸秆被堆弃在田间地头,影响农业生产和环境以及土地质量;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该文分析了作物秸秆的构成,从肥料、饲料、工业原料、能源等角度,探讨了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为各地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强筋小麦扬麦29产量和籽粒品质对栽培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筋小麦扬麦29为研究对象,采取田间裂区试验,研究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等栽培措施对其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探究扬麦29的最优高产优质栽培措施.结果表明,播期、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对扬麦29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产量构成要素对播期均有显著响应,对播种密度和施氮量均无显著响应;千粒质量是其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扬...  相似文献   
87.
DNA去甲基化酶(dMTase)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表观遗传修饰因子,涉及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生长发育、应激反应和次生代谢。本研究基于小麦基因组数据,对小麦 DNA去甲基化酶基因(TadMTase)进行了全面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基因组中包含18 个TadMTase基因,分布于小麦15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分析将TadMTase分为 ROS、DML3、DML4 和 DML5等 4个亚家族,亚家族之间的TadMTase基因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存在差异,但同一个系统进化树分支中的亚族成员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结构、保守 motifs 和结构域,为植物dMTase基因家族的直系同源基因,在进化方面具有保守性。亚细胞定位预测TadMTase均定位于细胞核中;通过与小麦祖先物种的进化及共线性分析,发现在小麦异源六倍体形成过程中存在部分TadMTase基因丢失;TadMTase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包含大量光信号、植物激素、胁迫响应和生长发育等相关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TadMTase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和籽粒发育不同时期表达模式不同,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进一步RNA-Seq和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TaROS1b-1A.1TaROS1a-5A/D分别在籽粒的种皮和胚乳发育时期显著上调表达,且在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中表达存在差异。结果为TadMTase 基因在调控小麦籽粒生长发育及其品质形成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探索苏北地区滨海黏质土播种条件下晚播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淮麦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行距与密度配置对小麦群体总茎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出苗期至起身期或拔节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和播种行距的减小,稻茬麦群体总茎蘖数先逐渐增大,后逐渐降低,直至形成稳定穗数。其中,行距15 cm、密度为525万/hm~2的组合为最佳组合;其次为行距20 cm、密度525万/hm~2组合。说明在滨海黏质土播种条件下,采用窄行高密度种植方式有利于晚播稻茬麦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9.
为了降低厚度对叶绿素仪在测量土壤和作物分析仪器开发(SPAD)值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厚度自校正的SPAD测量方法。首先,介绍了厚度自校正的测量原理;其次,设计了一套可同时测量SPAD值和叶片厚度的测量系统;最后,通过水稻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自校正后的SPAD与各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均比自校正前有明显提高,平均达到了0.819,该测量方法提高了SPAD估计叶绿素的能力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90.
长汀县注重塑造农机监理形象长汀县在加强农机监理队伍建设中,注重塑造文明监理形象。去年初,该县重新调整和审定31名乡镇农机安全监理员送省、地培训学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县农机监理人员已统一着装,执行任务时,做到衣着整洁,证件、标志、佩章齐全。田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