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分析了石门县乡村人才队伍的现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结症,明晰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HCO3(0、50、100、150 mmol/L和200 mmol/L)胁迫对黑麦草幼苗生长、活性氧代谢和渗透溶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NaHCO3浓度增加,黑麦草幼苗鲜、干重呈降低趋势,叶片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Na+含量不断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K+含量及K+/Na+持续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液泡膜H+-ATPase和H+-PPase活性在NaHCO3浓度为50~150 mmol/L时高于对照,NaHCO3浓度为200 mmol/L时低于对照。(2)碱胁迫降低了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表明活性氧代谢和Na+、K+平衡失调及积累有机溶质进行渗透调节需更多能耗等可能是碱胁迫下黑麦草幼苗生长受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豆高产种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和中南部大豆主要生产地区进行不同种植方式的试验,确定适宜吉林省中熟区的种植方式是大垄3行,适宜中晚熟区的种植方式是单垄双行。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甘薯生产和市场对桔红色食用型甘薯品种的需要,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以浙薯 13 为母本与多父本进行集团杂交,从后代实生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了甘薯新品种南薯 021,于 2021 年 7 月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 甘薯(2021)510040。该品种鲜薯产量达到 29448.3kg/hm2,薯块干率 27.47%,淀粉率 17.54%,β- 胡萝卜素含量 1.46mg/100g ;薯块呈纺锤形,结薯集中,薯皮中等红色,薯肉桔红色,大中薯率达 85.17% ;薯形好、食味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耐贮藏,是理想的桔红色食用型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积极推进石门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总结了2004~2011年石门县开展阳光工程项目以来取得的成果,分析了阳光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石门县当前从事农业生产农民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培训的需求,采用座谈式问卷和访谈式入户的调查方法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现象,但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高,且从事不同产业生产的农民对培训的需求表现出一定差异。这些结果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氮、磷水平对耐密型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吉单20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营养水平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0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4 kg/hm2。氮肥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的影响明显,在施磷30 kg/hm2时,施氮250 kg/hm2比施氮100 kg/hm2处理蛋白质含量增加3.9%,蛋白质产量增加10.1%。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籽粒脂肪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氮水平时,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籽粒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四川丘陵地区适宜机械化甘薯新品种,分别从四川大面积种植的食用型、淀粉型、紫薯型3个类型中选取材料,进行人工收获与机械收获,分析了藤蔓长度、薯形和大小、薯皮厚度和硬度等对机械化收获的影响.结果表明,广薯87的植株藤蔓长度最短,适宜机械化藤蔓粉碎;在人工收获时,破损率最小的品种南紫薯018,其扁率也较偏小,破损率最大的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其扁率也较大(第2位),说明扁率大小跟破损率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机械收获时,大多数品种基本上都没有破损的薯块,说明机械收获能够明显改善薯块破损的情况;而扁率最大的南紫薯008其机械收获时的破损率比人工收获时明显大得多,说明薯形越长,越不适合机械化收获;另外薯皮厚度和硬度与破损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调度所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影响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调度的4个主要因素:最小化生产作业时间、最小化生产作业成本、最优化生产加工质量、最优化资源服务质量,建立了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多目标优化调度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Pareto多目标免疫遗传算法的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重组优化调度方法,该算法综合运用了小生境技术、群体排序技术和精英保留策略,并对遗传算子进行改进,自适应地调整交叉和变异算子,结合免疫算法的免疫选择淘汰了相似个体,保证了种群多样性,避免了早熟现象的发生。免疫记忆对近似最优解进行动态邻域搜索,提高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实例仿真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垄距对广薯87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食用红心甘薯新品种广薯8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处理对甘薯藤叶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垄距的增大,藤叶产量也逐渐上升;在95 cm垄距处理时,藤叶产量达最大值,为12 656.3 kg/hm~2。因此,可通过适量加大垄距的宽度来提高藤叶产量。随着垄距的增大,鲜薯产量逐渐上升;当垄距为90 cm时,鲜薯产量达最大,为34 875.0 kg/hm~2。但垄距达95 cm时,产量反而开始降低。[结论]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为90 cm时广薯87能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