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农学   19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棉花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及缓解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分是阻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逆境之一。归纳了盐胁迫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棉花适应盐逆境、减轻伤害的自我调节和响应机制,包括渗透调节、膜脂调节、离子分布和分子机制;总结了耐盐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分子育种等缓解棉花盐胁迫的主要措施;最后提出棉花耐盐相关研究的方向:分子机理与生理机制相结合;常规栽培措施与理化手段相结合;遥感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42.
为了全面评价2001~2014年河北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改良成效,以河北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公告数据为依据,对2001~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的96个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4年河北省审定中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单株铃数显著提高,单铃重有所增加,衣分变化不大;早熟性改良效果明显,全生育期缩短,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增加,第一果枝节位、子指和霜前花率变化不明显;抗枯萎病和黄萎病性状改良成效明显。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河北省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河北省优质棉的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7年国家推出的《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对2007~2009年河北省审定的抗虫棉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纤维品质分布范围狭窄,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纤维品质不配套,由于强力偏低,改变了审定品种的优质棉类型。  相似文献   
44.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棉花幼苗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外源钙对棉花抗旱性的作用机理,利用控制溶液渗透势(含和不含0.2 kg/L PEG-6000)与不同钙量的方法研究了正常水分和干旱胁迫下钙素对棉花幼苗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硝酸钙条件下,干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和POD活性高于正常水分,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低于正常供水;无论在正常水分还是干旱胁迫下,均表现出随Ca2+浓度增加,叶片膜透性、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MDA呈下降趋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及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但正常供水条件下生理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5.
以10个棉花品系为试材,在黄萎病发生初期,测定了健株与病株下部第1台果枝对应主茎叶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感病叶片的生理功能遭到严重损坏,与正常叶片相比,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与衰老叶片生理变化特征表现相似。  相似文献   
46.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在棉株上的位置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个陆地棉品种(系)的铃重,衣分子,子指和纤维长度在棉株不同节位表现的研究表明,各性状的低值有国明显的分布规律一般出现在下部1~3果枝节位,上部果枝节位和中部果枝的外围节位上,高值和中值多出现在中部果枝的1~2节位,5~9果枝的第一节位很少的出现低值。  相似文献   
47.
旨在评价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代表性种质,为科学评价和高效利用陆地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367份陆地棉种质的SNP标记及其中353份种质的表型数据分别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初级核心种质,并对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原始陆地棉群体SNP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4,各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接近或大于2.00,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基于SNP标记可以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构建了73份基因型初级核心种质,初级核心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等指标数值大于原始种质。基于表型数据可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各性状均值呈第Ⅰ类群最小、第Ⅱ类群居中、第Ⅲ类群最大的趋势。构建了含70份材料的表型初级核心种质,各性状均值较原始种质的差异均不显著,极差、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相近,变异系数均高于原始种质。基于SNP标记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和基于表型数据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有15份重合,这些种质多为基因型第Ⅱ类群和表型第Ⅱ类群。以上结果表明,陆地棉种质资源基因型遗传多样性较低,但表型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构建的基因型和表型初级核心...  相似文献   
48.
以冀资123(冀棉25)为母本、9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冀棉298",抗病、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地上种植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49.
棉花辐射效应的研究:Ⅰ.M1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棉花再生植株嫁接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 ,棉花组培再生植株已经很多 ,且经组培方法转基因应用也较广。但其再生植株一般采用直接移栽到土或蛭石中 ,通过再生植株得到的棉花小植株一般根系生长不太好 ,直接移栽不易成活 ,成活率较低 ,一般仅有 2 0 %左右 ,而且再生植株在根系还未发育良好时容易由于未知的原因猝死 ,极大地影响了棉花转基因技术的利用。基于此 ,借鉴果树、花卉嫁接的方法 ,将再生小植株嫁接到较强壮的棉花实生苗上 ,效果很好。可将再生植株在三角瓶内切成段 ,快速繁殖 ,生长到 2 .5 cm以上即可 ,无需长根即可嫁接成苗 ,大大的加快了转基因棉花的育种速度。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