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7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源激素变化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甘蔗愈伤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分化分胚性细胞发生、分化苗发生和绿苗长吭等过程。与此同时,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合成在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达到峰值,分化苗大量发生时,CTK达到峰值,GA1+3,在分化20d达到峰值,它的合成与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分化后期,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2.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2011年5月下旬,云南省永德县部分乡镇发生散发猪病疫情,经血清学检测PRV呈阳性,随机病原学检测中PRV感染率高达82.5%,经采取对症治疗和紧急免疫接种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主要对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甘蔗作为能源作物的优势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能源作物相比,能源甘蔗在原料供应、乙醇产量、生产成本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展前景广阔。能源乙醇生产有利于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当前,发展甘蔗燃料乙醇产业应重视解决品种选育、工艺改进、政策扶持等问题。  相似文献   
24.
甘蔗杂种真实性鉴定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蔗是世界和中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发展,品种是关键,而杂种鉴定是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此,综述了甘蔗杂种真实性鉴定中常用的形态标记鉴定、细胞学标记鉴定、生化标记鉴定和目前比较先进的分子标记鉴定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探讨遗传标记在甘蔗杂种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外源激素对甘蔗幼苗分化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甘蔗幼苗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外源激素对绿苗分化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激素对分化苗中的内源激素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外源激素的添加对IAA,GA1+3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高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分化苗中的IAA抑制作用强,对GA1+3的抑制作用弱,而外源激素的添加对CTK产生促进作用,其中低比例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素的促进作用强。同时,在甘蔗愈伤组织分化幼苗过程中,合适配比及水平的外源激素添加有利于幼苗分化。  相似文献   
26.
对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内源激素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伴随愈伤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内源激素发生一系列的变化,IAA的强烈合成与胚性细胞的发生相联系,当胚性细胞大量发生时,IAA的合成达到峰值,当CTK达到峰值时,分化苗大量发生,而GA1+3的合成和分化苗的长高密切相关,GA1+3在分化20 d才达到峰值,分化20 d后,各种内源激素含量下降并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27.
甘蔗是世界和中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甘蔗发展,品种是关键,而杂种鉴定是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此,综述了甘蔗杂种真实性鉴定中常用的形态标记鉴定、细胞学标记鉴定、生化标记鉴定和目前比较先进的分子标记鉴定的研究进展,指出各种鉴定方法的优缺点,探讨遗传标记在甘蔗杂种鉴定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甘蔗与蔗茅杂交的后代材料抗旱、耐寒,在甘蔗抗逆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将其有效应用于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及品种改良,特对甘蔗与蔗茅杂交各世代的染色体传递方式进行研究。采用去壁低渗法对F1、F2杂种及其亲本材料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后代材料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不恒定,F1材料的染色体变幅为10~11条,F2材料的变幅为6~14条;双亲染色体在F1代材料中的传递方式为"2n+n",而在F2中既以"n+n"又以"2n+n"的方式进行传递。本研究结果可为诸类材料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斑茅染色体和植物学性状观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采自滇、蜀、藏、陕、赣、鄂、闽、粤、桂、琼等10个省(区)的35份斑茅无性系的染色体数目和植物学性状观察,发现染色体数目有2n=40和2n=60两种类型。其中2n=40类型的斑茅只有3个无性系,分别采自云南和西藏。采自其它省(区)的32个无性系都属于2n=60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30.
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F1代真实性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蔗茅”属间杂交种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代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 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F1代材料01/64和01/12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