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7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从甘蔗杂种梁河78/121及其亲本华南56/12和崖城58/47共3个材料的幼嫩叶片中提取DNA,使用PCR仪,建立了适合甘蔗PAPD分析的PCR条件,对115 个随机引物进行筛选,74个引物可获得甘蔗RAPD多态性,从中找到可用于鉴定该杂种的引物OPR-17,OPK-17和OPR-18.利用该法鉴定甘蔗杂种简单、迅速、可靠,DNA用量少,且不影响被检植株的后期生长.  相似文献   
42.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成活率较低 ,是目前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加速甘蔗种苗繁殖的一个“瓶颈”问题。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 ,分别从壮苗炼苗、一级苗假植、二级苗假植及大田移栽等环节阐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甘蔗腋芽培养苗假植管理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43.
甘蔗与蔗茅杂交不同世代的SSR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12对引物对67份"崖城89/9×昆明蔗茅"杂种不同世代(F1,BC1,BC2)及其亲本材料进行SSR多态性分析,扩增的总条带数为234条,其中多态性带为216条,多态率为92.31%,表明崖城89/9与蔗茅野生种杂交后代材料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后代材料与原始亲本"崖城89/9"及"昆明蔗茅"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  相似文献   
44.
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表明蔗茅在我国分布于滇、黔、川、藏、桂、陕、甘、鄂8省(区)海拔480-2800米的区域。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0,不同区域的无性系2N数目未发现变异,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构型略有差异。蔗茅茎秆的锤度普遍较高,最高可达22%,但种群内变异较大,即使同一野生群落内也有明显差异。蔗茅同一个体不同小穗内的花药数目变异较大,总体变化在0-3枚之间。蔗茅的高锤度、花药数目的易变性及染色体数目的稳  相似文献   
45.
WRKY在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RKY蛋白是被广泛研究的一类DNA特异结合转录因子,其通过结合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元件来调节代谢过程.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在自然界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的起源、进化、结构,及其对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等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调控,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以蔗茅野生种(昆明蔗茅99-1)为材料,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DGE)技术,对4℃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蔗茅野生种构建的c DNA文库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4 h(ER-LT1)有2 391个基因,低温处理72 h(ER-LT2)有4 892个基因因低温处理而发生表达变化。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对非生物刺激反应、氧化还原过程、能量代谢以及催化活性。KEGG富集分析表明,两个不同处理时间下共同富集的通路主要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植物-病原体互作通路、光合作用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等。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验证2个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基因,其结果与DGE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DGE测序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甘蔗野生种蔗茅的形态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蔗茅(Erianthusfulvus)是甘蔗育种中极为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研究其形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选育抗旱、抗寒、耐贫瘠、高蔗糖分含量的甘蔗新品种极为重要。为深入研究利用蔗茅野生资源,以保育在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甘蔗种质资源圃的48份蔗茅无性系为试验材料,进行包括株高、叶宽、节间长度、茎径、锤度的田间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8份蔗茅材料在所调查性状上具有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9.37%~33.52%之间;基于5个性状的聚类分析将所分析材料分为了3类以及很多小类群,表明所研究蔗茅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对蔗茅资源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通过综合评价品种(系)的耐寒性,筛选出耐寒性较好的品种.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9个农艺性状优异的甘蔗品系为研究对象,在甘蔗苗期进行低温处理,通过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采用极点排序法对各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低温(3℃)处理使甘蔗叶片的细胞膜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平均增加了21.21%、134.1%、83.60%、35.47%、47.72%、9.07%、565.2%.②低温(3℃)处理使甘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平均下降19.67%.最终筛选出耐寒性最好的甘蔗品种‘滇蔗03-91’,耐寒性最差的甘蔗品种‘滇蔗02-39’,而‘滇蔗08-5’、‘滇蔗05-103’、‘滇蔗01-58’等品种(系)耐寒性强于‘滇蔗04-14’、‘滇蔗04-429’、‘滇蔗05-522’、‘滇蔗02-227’品种(系).  相似文献   
49.
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甘蔗品种滇蔗01-58为试验材料,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滇蔗01-58叶片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提取率作为指标,测定不同类型甘蔗[野生种、栽培品种(系)]叶片中黄酮含量。结果表明,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90min;不同类型甘蔗叶片的黄酮提取率有明显差异,栽培种黄酮含量最高的为滇蔗09-38,野生种黄酮含量最高的为五节芒Ι91-27,总体表现为野生种叶片中黄酮含量高于栽培品种(系)。  相似文献   
50.
干旱是限制甘蔗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选育抗旱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甘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部分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应在进一步挖掘抗旱相关基因的基础上,加快抗旱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并探讨多基因共转导对植物抗旱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