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16篇
农学   181篇
基础科学   56篇
  94篇
综合类   715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244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15头7日龄左右的公犊牛分为3组,研究以大豆浓缩蛋白(SPC)、挤压全脂大豆(FFS)和玉米蛋白粉(CGM)为主要原料配制的代乳粉(它们的蛋白含量分别占代乳粉粗蛋白的58.2%、73.0%和81.4%)对公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日龄到60日龄代乳粉各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指标考虑,含高比例植物蛋白的代乳粉对公犊牛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使用高比例植物蛋白的代乳粉具有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02.
1 前言微薄木贴面是人造板装饰产品之一,不仅能提高人造板产品的外观质量,而且能更有效地利用珍贵树种木材,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用于微薄木贴面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3.
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银川平原与鄂尔多斯台地交汇处,在北纬37°30′~38°30′,东经106°11′~106°51′之间。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特征,年降水量只有173.0mm。山沙区面积312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6.1%。海拔高度在1200~1500m之间,属草原化荒漠地带。2001年,国家林业局在这里设立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由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局和灵武市林木病虫防治检疫站对该区主要密集性食叶害虫灰斑古毒蛾等进行监测,初步摸清了灰斑古毒蛾在灵武山沙区发生危害及成灾规律,并发现降水大小对其生长发育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呋喃妥因代谢物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呋喃妥因代谢物1-氨基乙内酰脲(AHD)进行半抗原改造,采用活化酯法将半抗原与卵清蛋白(OVA)偶联为包被原,与标准品竞争AHD单克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鼠二抗,建立了AHD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CLEIA)检测法,并对化学发光液、包被原与抗体最优稀释度、包被条件、封闭液和竞争时间五项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IC50为0.753 ng/m L,在鸡肉组织中的检测限为0.028μg/kg,添加回收率在80.54%~102.64%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国标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我国出入境行业标准中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相比,不仅降低了检测限,而且操作简便,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呋喃妥因代谢物的残留提供了准确、便捷的分析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5.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条件对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flagran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将带有D.flagrans菌丝的琼脂块分别接种于不同碳氮比及不同pH值(4.0~8.5)的CMA固体培养基中,在不同温度下(10℃~45℃)进行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菌株的发育情况,并测量菌丝生长长度。结果表明,D.flagrans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6.5~7.0,其中以pH 7.0中生长最快;最适温度为35℃;最适碳氮比范围为5∶1~10∶1,其中在碳氮比为5∶1时,生长率最高。菌丝呈辐射状生长,纵横交错,无色,分隔,生长后期有缠绕圈和厚壁孢子的形成。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D.flagrans的生长特性及捕食作用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为优化江苏省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业竞争力,对江苏省花生产业现状、种植规模及栽培模式进行总结。分析花生种植规模化程度对产量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指出制约江苏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主要有播种面积小、缺少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组织保障机制、花生专用机械规模化程度和农机农艺融合度低、关键技术和现有装备稳定性和适应性不成熟等。为促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建议进一步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加强社会化服务特别是花生机械化服务组织建设,优化研制新型实用花生机械的研发改进和完善、增加适应当前当地生产需求的中小型花生作业机械补助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生物菌肥对河西走廊灌漠土娃娃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采用土康源微生物菌剂(2 kg/亩)A3处理的娃娃菜植株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胞间CO2和气孔导度的数值最高;娃娃菜的叶数、经济产量和折公顷产量也最高,分别为46.33片、0.89 kg/株和89.04 t/hm~2;土壤中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与磷酸酶的活性最高。A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娃娃菜叶片中蛋白质与叶绿素含量,叶片中POD和SOD的活性最强,MDA的含量最低。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娃娃菜实现高产优质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8.
在芝麻生产中,病虫害是造成芝麻减产的主要因素,种植户过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为此笔者和相关科研单位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以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农药防治为主的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以期为芝麻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9.
不同降雨年型旱地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降雨和施氮是影响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降雨年际变幅大对其影响更大,因此小麦增产效应受降雨年型显著影响。分析不同降雨年型下施氮量对旱地麦田水分利用、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能够为实现渭北旱地冬小麦 “因雨施氮”和稳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2020年连续3年在陕西合阳县开展田间定位施氮试验,以晋麦47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氮量处理0、60、120、180、240 kg·hm-2(分别以N0、N60、N120、N180、N240表示),研究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对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水分变化动态、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构成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降雨年型和施氮对冬小麦播前底墒及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1)休闲期降雨与播前底墒呈线性相关,每增加1 mm夏季降雨,底墒增加0.9 mm。在丰水年和平水年休闲期降雨充足,前季小麦增加施氮量对下季小麦播前底墒无显著影响;在欠水年休闲期降雨较少,前季小麦每增施氮100 kg·hm-2,下季小麦播前底墒减少15.4 mm。丰水年较欠水年和平水年均能提高冬小麦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因而分别增加生育期耗水量35.7%和6.6%。全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降雨和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波动较大,但160—200 cm 深层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丰水年的水分利用效率较欠水年和平水年分别提高55.7%和26.5%,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2.3%和39.1%,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8.3%和5.2%。(2)与N0处理相比,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施氮均降低各生育时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生育期耗水量4.6%—14.6%、6.0%—8.6%、2.2%—9.5%,分别增加水分利用效率20.7%—39.8%、4.7%—33.3%、13.1%—35.4%,分别增产7.1%—28.1%、1.5%—34.1%、8.5%—28.9%,分别提高蛋白质含量5.6%—10.4%、10.1%—17.7%、8.5%—15.6%。(3)施氮量和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均符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表明,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的最适施氮量范围分别为189—202、116—124和161—174 kg·hm-2。【结论】综合来看,丰水年、欠水年和平水年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189—202、116—124和161—174 kg·hm-2,并可采取“播前底墒确定基施氮肥量+播种至拔节期降雨确定追施氮肥量”的“因雨施氮”管理模式,既能满足旱地冬小麦稳产优质,也可保证水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0.
测试和田沙漠组装式温室的光热环境,尤其是温室的蓄放热量及保温能力,为和田地区日光温室性能做出评价,采用数据记录仪对温室内外环境的光热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晴天光照度平均为18058 lx,空气温度可达40℃以上,且土层越深,地温越稳定;地面蓄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47.85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6.91 W/m2;土壤表面温度和空气平均值分别为15.47、15.30℃;最大值可达37.90、45.00℃;墙体吸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13.91 W/m2,放热时平均热流密度为5.40 W/m2;墙体表面温度和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5.76、14.61℃,最大值可达72.10、55.30℃;地面白天最大蓄热量为2.03 MJ/m2,地面最大放热量为1.35 MJ/m2,墙体白天最大蓄热量为0.76 MJ/m2,墙体最大放热量为0.40 MJ/m2.从温光特性方面来看,沙漠组装式温室各环境因子变化较大,温室内部空气温度、墙体温度、地表温度波动较大,热稳定较差;地面是主要的蓄放热体,温室墙体蓄热量、放热量很小,难以起到稳定温室夜间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