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41.
作者通过对山东省泰山、沂蒙山区灌木资源及开发利用的综合性调查研究,指出该区灌木资源曾由于人为的滥砍滥伐、陡坡开荒、严重放牧,灌木资源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近1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水保等部门的重视下,全面封山育林,恢复和保护植被,使该区林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作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对灌木林的生物学特性及土壤物理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为山东省灌木资源的恢复、保护,水土保持效益及开发利用灌木资源指出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42.
脱酚棉籽蛋白替代豆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地点天津市工农联盟奶牛二场第五车间。2试验时间2001年10月20日~2002年1月8日(预试期20天)。3试验目的检验用脱酚棉籽蛋白代替部分豆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4试验方法用10%的脱酚棉籽蛋白替代精饲料中10%的豆粕。在第五车间泌乳牛中选取胎次、泌乳天、泌乳量相同或相近15对奶牛进行配对试验。试验组饲喂含棉籽蛋白配方,对照组饲喂原饲料配方。其它饲料试验组与对照组完全相同。每头牛每天采食玉米青贮20kg,啤酒糟15kg,苜蓿干草2kg,本地干草2kg。其它环境条件、饮水、运动场等常规生产条…  相似文献   
143.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当年的环境适宜性和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竹子种植成活率除刺黑竹为60.56%外,其它竹种都在84%以上,且刺黑竹与蓉城竹间的种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05);每100丛母竹平均发笋数量,拐棍竹、油竹子、蓉城竹、篌竹、八月竹、斑苦竹、刺黑竹分别为320、277、231、181、165、61和59株,其中拐棍竹、油竹子与蓉城竹休眠芽萌发相对较多而发笋数较多,斑苦竹和刺黑竹发笋数量较少;篌竹、蓉城竹和拐棍竹新生竹笋的存活率较高,达97%以上,油竹子、刺黑竹次之,最低的为八月竹和斑苦竹;新生竹平均基径八月竹最大,为0.858 cm,其次是斑苦竹,为0.662 cm,拐棍竹最小,仅为0.265 cm,且除刺黑竹-油竹子、刺黑竹-篌竹、篌竹-油竹子、篌竹-蓉城竹外,其它竹种新生竹基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生竹平均秆高以八月竹最高,为88.4 cm,其次为斑苦竹,为64.8 cm,拐棍竹最矮,为22.0 cm,且除刺黑竹-篌竹、篌竹-蓉城竹、篌竹-油竹子、蓉城竹-油竹子、斑苦竹-八月竹外,其它竹种间新生竹秆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评价,在当地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刺黑竹前期表现种植成效或环境适应性最差,斑苦竹次之,其它竹种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4.
观察一例因原发性肝癌致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的大熊猫全身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大熊猫肝细胞癌的病理特征。大熊猫“盼盼”年龄31岁,雄性,于2016年12月28日死亡。对其进行系统解剖,取肝脏、胰腺、胃、十二指肠、结肠、直肠、心脏、肺脏、肾脏、膀胱、脾脏、甲状腺、颌下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肢肌、后肢肌,以及全身肿块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尸检发现,其腹腔积液,肝脏表面结节性增生,直肠后端可见大量出血点,脾脏下半段肿大,肛周皮肤散在小结节,右阴囊皮肤内侧散在结节,并且其右侧腋下、肝脏左叶、膈肌、腹膜及肠系膜上均可见明显肿块。HE结果显示,肝脏组织可见多灶性脓肿,细胞坏死,肝细胞呈多角形,呈腺样、鹅卵石样结构排列,细胞异型增生,核质比增大,致细胞密度增加。肾组织中可见异型性细胞团块。心脏、肺脏、胰腺、十二指肠、直肠、脾脏、膀胱、甲状腺、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睾丸、肛周皮肤组织、前后肢肌均出现了病理损伤。结果提示,该大熊猫疑似由于原发性肝癌大面积迅速邻近转移,导致多器官出现功能障碍甚至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45.
四川5.12汶川大地震给距震中直线距离不足20 km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区内大熊猫生境造成巨大破坏.2008年10月26日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耿达乡洞口槽抢救一病饿野生大熊猫,经过13 d的救治,终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而死亡,现将救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6.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高的科研及观赏价值;其人工饲养数量有限,且大多数分布在全国几个大的饲养单位,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拥有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和一流的医疗设备,率先开展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介绍近几年超声检查技术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应用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7.
土壤细菌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盐地碱蓬、芦苇混生群落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的变化、土壤粒径组成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根际和非根际的土壤以粉粒(Silt)和砂粒(Sand)为主,占90%以上;(2)土壤细菌门水平排名前15门类中变...  相似文献   
148.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