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寒地水稻不同品种、不同粒位子粒灌浆过程进行了Logistic方程的拟合;比较了最大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期、平均灌浆速率等与子粒灌浆有关参数的品种间、粒位间的差异;分析了子粒灌浆特性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2.
转基因抗白粉病小麦植株的选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广用途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连锁有GUS基因)导于到受体小麦龙辐91B569中,在D1和D2代跟踪接种鉴定抗病性并检测GUS基因活性。结果表明,广用途几丁质酶基因→龙辐91B569的D2代6个株系具有极高的白粉病抗性;葡聚糖酶基因(连锁有GUS基因)→龙辐91B569的D2代12个单株具有极高的GUS活性和白粉病抗性。  相似文献   
23.
寒地水稻抽穗期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寒地水稻抽穗期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 ,对寒地水稻抽穗期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是移栽后第 2周积温、秧苗期积温、移栽时秧龄和移栽期等 ,而移栽后第 7周积温、主茎叶片数、播种期和移栽后第 1周积温等对抽穗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4.
寒地水稻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近50个水稻品种(系)的叶片及穗部性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产量的形成是源库互作的结果,颖花数量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抗病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离体筛选获得的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根腐病菌毒素作用下,研究了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防御酶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毒素可使上述酶活性、同工酶谱带发生改变。突变体酶的变化比亲本显著,这些变化与它们的抗病性强弱相一致。可以认为,突变体在毒素作用下具有较强的防御酶活性是产生较强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6.
27.
麦地那系列生物制剂,是以天然有机体活性物质为原料,提炼而成的高效生物营养物质,能有效的活化土壤,提高肥效,节省化肥,促进发根,壮苗早发,抗御多种真菌病害,促进作物早熟高产.同时也是生产无公害、无污染,天然绿色食品必备的生物营养调节物质.可以处理土壤,喷洒植株叶片,适于在多种作物上应用.该生物制剂在美国、瑞典、丹麦、俄罗斯等国已推广应用,用于各种蔬菜、花生、水稻、麦类、果树、草场、温室内作物生产等都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农药的科学使用方法,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选育及其变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辐射与离体培养,细胞筛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选育出4个抗赤霉病的突变体,经多年田间接种鉴定和考察,突变体的抗病能力较亲本提高1~2级,株高,穗长和小穗数等主要农艺性状也发生了变异。突变体与其亲本相比,醇溶蛋白电泳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带数,谱带强度和谱带位置都有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分析表明,在毒素作用下,突变体的酶活性比亲本高8.61%~24.14%,突变体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  相似文献   
30.
针对西吉县肉牛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养牛规模较低、经济收入低的现实,分析了该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优势,主要是饲草资源丰富、传统养牛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清真”食品的品牌优势以及健全的服务保障和政策优势,提出了今后发展肉牛产业需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提高肉牛养殖规模、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利用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等六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