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阐述了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症状、发生规律,明确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江苏沿海稻区机插秧同株距不同行距及同行距不同株距试验对比,研究对小穗型品种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株距小行距及相同行距小株距,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增加,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3.
沿海垦区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垦区常年小麦最适播期为10月20~30日,但近年来由于迟熟水稻面积扩大,有近10%面积迟于11月10日播种.有时晚秋雨水偏多,小麦有20~30%面积到11月20日或更迟才能播种结束,导致晚播低产.为合理利用小麦不同温、光、水等条件下配套栽培技术,实现年年增产,平衡增产,于1996~1997年度及1998~2000年度,对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啤麦使用迦姆丰收可增产7.45% ̄9.71%。其有利于壮苗,促进分蘖,次生根多,以及改善群体结构,提高成穗率;同时可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籽粒饱满度及竿粒重,还可提高啤麦耐寒抗倒性,提高氮素生产力,在等7产量水平下可节约用氮45kg/hm^2。  相似文献   
55.
实践表明,通过选择优质高产品种,栽培措施的合理调控,适时收获,并形成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农机作业程序,改善环境,形成优质生产基地,以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的实践,啤大麦品质优,产量高。  相似文献   
56.
以KA-4B、沪麦8号等啤麦为材料,通过不同播期试验及大田调查,结果表明:适期播种,能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建成合理群体,穗粒重协调发展,还能增强植株抗倒耐寒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7.
不同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长中后期的主要害虫,近年来一直大发生,二化螟在稻田发生时间很长,往往有多个峰次,大龄幼虫转株危害的时间也不一致。在田间二化螟较重发生,而且龄期不一致的情况下使用持效期短的农药,在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至钻人稻株前施药效果较好,但在二化螟钻入稻株危害形成大量枯心苗的情况下使用效果不佳,对水稻的增产增收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58.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平衡施肥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氮、磷、钾平衡施肥进行试验,明确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最优施肥量为纯氮150 kg/hm2、五氧化二磷60 kg/hm2、氧化钾为65 kg/hm2,其秃尖最小、穗粗最大、粒数最多、千粒重最高,分别为0.6 cm、4.8 cm、3 313.8万粒/hm2、373.9 g。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11 264.1 kg/hm2和22 527.12元/hm2,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灰棕壤玉米合理施肥,实现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优质粳稻新品种宁粳5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粳5号在江苏沿海垦区机插条件下的特征特性作了初步研究,明确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指标,提出精量播种、培育壮秧、高标准栽插、精确施肥、科学用水、综合防治病虫草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宁粳5号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给"广两优秀66"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合2年的机插秧制种实践,总结了"广两优香66"亲本的特征特性及大面积机插秧高产制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