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0篇
  2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4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和毒素在致病中的作用及微菌核形成机制,全面分析了基因组学途径、RNA干涉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等真菌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在大丽轮枝菌致病分子机理研究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2.
美国的锈病有秆锈、叶锈和条锈三种,是小麦上最重要的一类病害,在1962年以前经常发生周期性流行,曾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但自1962年以后未发生过全国性流行,小麦条锈病仅于1980年和1981年在俄勒冈和华盛顿发生过地区性流行,使该两州小麦减产20%.  相似文献   
33.
一、美国小麦秆锈病防治研究进展二、美国小麦叶锈病的防治研究进展三、美国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研究进展(未完)(以上在本刊1985年第二期上发表)华盛顿州立大学植物病理系与美国农业部西北区禾谷类病害实验室合作负责美国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研究.本项研究由R.Line博士主持,其任务和主要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34.
我国棉花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棉花病害种类很多,每年因病害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仅枯、黄萎病重病年即可损失皮棉200万担,对棉花生产危害很大。多年来,我国广大棉农和植保工作者在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农业防病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棉花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线虫种类,对14个县(市)45个采样点小麦根腐线虫进行了分离调查,分别通过人工接种测定其致病性和杀线剂处理研究其危害性,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病原。结果显示:小麦根腐线虫在河南省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中北部的10个县(市)34个沙质土壤采样点均分离出小麦根腐线虫,而在南部土壤粘重地区的小麦根内和土壤中均没有分离出根腐线虫;15%涕灭威颗粒剂处理土壤后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较对照明显上升,产量增加13.6%;该线虫能够侵染小麦,并明显抑制小麦生长;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以敏捷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agilis为主。  相似文献   
36.
从地黄田土壤中筛选到1株对地黄枯萎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S15,并对S15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S15发酵最合适的条件为:28℃、pH 7.5的黄豆饼粉浸出液1%,葡萄糖10g,NaCl 2.5g,CaCO32g,蛋白胨3g,蒸馏水1 000mL的培养液中以170r/min的速度振荡培养4d。  相似文献   
37.
河南省夏玉米品种对6种主要病害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是限制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筛选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河南省作为玉米主产区,筛选多抗性品种可以为该区玉米品种的推广及抗病育种奠定基础。2015—2017年河南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针对河南省6种玉米主要病害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玉米小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抗性表现相对稳定,中抗品种占主要地位,比率分别为49.22%、52.00%、46.45%,抗性品种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抗性品种极少;在玉米弯孢霉叶斑病抗病品种鉴定中,不同年份间品种抗病表现变化较大,2015年高抗性品种比率最高,为35.16%;在玉米南方锈病抗病品种鉴定中,抗病和高抗的品种总体较少,抗性类型品种呈现逐年增加趋势;玉米镰孢茎腐病抗性种质资源相对较多,抗病品种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玉米瘤黑粉病抗病品种鉴定结果在不同年份中差异较大,2015年和2016年以感病品种为主,2017年以中抗品种为主;玉米镰孢穗腐病高抗性品种较少,抗性品种比率逐年上升,中抗品种比率相对稳定,在40%左右。结合3 a的筛选和鉴定结果,共获得中抗以上的多抗性品种23个。综上所述,近年河南省选育的玉米品种中,对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和瘤黑粉病具有中等以上抗性的品种比例较高,而小斑病、南方锈病和镰孢穗腐病的高抗性品种相对较为缺乏,应进一步加强这3种病害的抗病种质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38.
几种不同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抗枯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71.3%;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次之,防效为62.2%;绿风95600倍液、抗枯威800倍液、黄腐酸盐600倍液和缩节安60mg·kg-1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48.5%、47.0%和45.9%,而50%多菌灵600倍液和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效较差。此外,几种供试药剂还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以40%抗枯威40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缩节安60mg·kg-1和黄腐酸盐600倍液。  相似文献   
39.
对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春矮早和86- 6)和感病品种(中棉17和豫棉12)的根际真菌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抗病品种根际微生物种数多于感病品种,区系组成更为复杂。抗病品种根际真菌优势种主要是漆斑菌 (Myrothecium )、粘帚霉(Gliocladium )、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 )等,感病品种则多为头孢霉(Cep hal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 )、矛束孢(Doratomyces)、粘帚霉(Gliocladium )和漆斑菌(Myrothecium )等。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抗性棉花品种根际真菌区系各成员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抗病品种根际真菌区系中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真菌种数和比率都高于感病品种,而且抗病品种根际真菌的优势种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这种差异在苗期和现蕾期更为明显,花铃期则显著减小。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与根际真菌区系组成及其对黄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0.
对北美、欧洲、亚洲和中国的锈菌区系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了全面评述,并将我国锈菌多样性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