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98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按照实验室测定油泥污染土壤等复杂介质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分析要求,从消除背景干扰、提高测定数据质量出发,对样品前处理和仪器分析的各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建立了该类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含油污泥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该方法对16种多环芳烃的相关系数为0.999 3 ~ 0.999 7,各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为0.11 ~ 2.54 ng/ml;回收率为70.5%~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0.09% ~ 3.15%.本方法能够满足油泥污染土壤等复杂介质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质量生物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4  
本文测定了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内林地,不同施肥制度的红壤旱地和受有机农药污染地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探讨了土壤微物量作为红壤生态系统土壤质早让放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菌群修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较长和致癌、致畸形、致突变的性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对PAHs具有较强的分解代谢能力和较高的代谢速率。通常认为,PAHs的环数越高,越难被微生物降解利用[1]。高分子量PAHs(三环以上的PAHs)具有更高的毒性和亲脂性,更难被微生物降解。环境中PAHs通常以多种组分同时存在,呈现其复合污染现象,增加了微生物降解的难度。因此,筛选能够同时降解多种高分子量PAHs的微生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采用微  相似文献   
74.
对长江三角洲某典型废旧电子产品拆解场地周边基本农田保护区水稻土进行了采样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水稻土pH变化范围为3.8~4.4,平均为4.1,较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该区表层水稻土pH6.0降低了2个单位,存在着严重的酸化现象。农田土壤中Cu、Cd全量平均值分别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值的8.6倍和31.0倍,综合污染指数为32.3,已达严重污染程度。土壤pH降低提高重金属的活性,Cu、Cd的0.1molL-1HCl提取率分别达到了72.0%和50.8%。在水稻籽粒中,Cd的含量已达到国家粮食卫生标准的2倍多,对该农田保护区农产品安全构成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修复。  相似文献   
75.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青紫泥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污泥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根伸长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绝大部分城市污泥处理的土壤中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趋势是升高-下降-下降-升高;绝大部分处理白菜种子根伸长抑制率的变化趋势是下降-升高-下降-升高.污泥在刚刚施人土壤后(1~15 d),对白菜种子发芽和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均较小,随着时间的延长(45 d),污泥与土壤混合体对白菜种子的根毒性逐渐增大,75 d毒性较小,显示促进根生长作用,105 d后一部分处理毒性增加,另一部分处理则显示促进根生长作用.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各处理发芽率的变化较小,而根伸长抑制率的变化较大,因此用根伸长抑制率的变化来表征城市污泥施入土壤后对高等植物白菜早期生长的影响及毒性大小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76.
通过平板计数法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法对红壤旱地12年长期连作花生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生育期内,随着生育期的进程各处理微生物数量逐渐增加,有机肥处理(M)、有机肥+有效菌剂处理(BM)的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F),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化肥处理.通过对PCR-DGGE图谱的...  相似文献   
77.
红壤生态系统下芽孢杆菌的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壤地区不同生态系统下芽孢杆菌的物种多样性有所不同。初步结果表明,在多样性指数中,无论是Shannon-Wiener指数H捇故荢impson指数D都有如下规律:林地>旱地>水田>侵蚀地。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有类似规律。也就是说,芽孢杆菌属内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的是林地,最低的是侵蚀地。另外,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H挶萐impson指数D在本实验中具有更大的差异区别能力。  相似文献   
78.
有效微生物群(EM)对几种作物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留松  李振高  潘映华  吴胜春  俞慎 《土壤》1995,27(4):219-221
本文研究了EM对玉米,小麦和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与有机肥混施对3种作物有一定的节氮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9.
以江汉原油为唯一碳源,经过BH培养基富集培养,以血平板从不同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多株细菌.通过测定这些细菌对柴油的乳化程度,发现菌株X13-1具有较强乳化能力,其1 h、24 h的乳化率分别为80%和75%,明显高于文献报道.此外,该菌在以石蜡为唯一碳源的BH培养基中生长较好,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分解石油的能力.经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同时进一步通过PCR扩增获得该菌的16SrDNA,并测序.对其16S rDNA分析表明,该菌株与GenBank中的醋酸钙不动杆菌同源性为97%,确定该菌可能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相似文献   
80.
李振高 《土壤》1977,9(2):123-126
近几年来,随着微生物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和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蓬勃开展,菌种保藏已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种容易发生遗传变异或生理上的老化,以至丧失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