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介绍了目前湖北省饲料大麦生产、开发现状、市场需求状况、市场潜力及前景及优势区域布局,提出了今后湖北省饲料大麦的发展思路、总体目标、拟采取的措施及扶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今年,鄂麦18、鄂麦23又被列为湖北省秋播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为了使农民朋友能够实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本刊特请这两个品种的育种团队谈谈——  相似文献   
33.
去年秋播播期集中,土壤墒情适宜,小麦、大麦苗情总体良好,一是苗情前好后抑。年前较往年一、二类苗比例增加,三类苗减少,群体足;自去年11月底到今年3月中旬,南方地区经历了"百日寒冬",如湖北省低温天气长达100余天,  相似文献   
34.
湖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湖北省最近15年小麦生产的状况,提出小麦生产不能放松,发展小麦生产 重点在北纬31以北麦区,引种育种相结合,加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通过机械化作业和简化栽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小麦生产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35.
通过同源比对,对大麦MBF1s基因进行了电子克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及编码蛋白质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大麦MBF1家族3个成员HvMBF1a、HvMBF1b和HvMBF1c,三者所编码蛋白质均包含典型的MBF1和HLH结构域,无可识别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均为亲水性蛋白,含有数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电子表达谱结果表明,3个成员在大麦的大部分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而HvMBF1a和HvMBF1b对所分析的胁迫处理响应不明显,HvMBF1c的表达受各种处理的剧烈诱导,HvMBF1c可以作为大麦和其他作物抗逆性分子育种的重要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36.
陇蜀杜鹃是大板山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也是园林绿化树种。根据长期的育苗实践经验,结合陇蜀杜鹃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陇蜀杜鹃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整地、作床、苗期管理等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7.
植物热激转录因子及其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激转录因子是高等植物热胁迫响应基因转录水平上的中心调控蛋白,在植物的热胁迫信号转导以及耐热性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给作物耐热性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从热激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的分类、克隆、功能分析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模式植物拟南芥以及番茄、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主要作物中该家族基因与耐热性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该家族基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相关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进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明确不同种质材料的氮素利用特性,为小麦氮素高效育种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探讨氮素利用效率与不同生育期性状的相关关系,为建立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提供参考。【方法】大田条件下,设置低氮(纯氮62.55 kg·hm~(-2))和正常氮(纯氮187.5 kg·hm~(-2))2种氮素水平,以主要来自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不同时期的小麦种质118份为材料进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通过对苗期地上部干重、分蘖数、叶绿素含量;花期地上部干重、植株氮素浓度、氮素积累量;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成熟期籽粒产量、茎秆重、籽粒氮素浓度、茎秆氮素浓度、籽粒与茎秆氮素积累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收获指数和氮素收获指数等22个性状的测定与计算,研究氮素利用效率与不同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材料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对不同种质材料进行划分。【结果】供试小麦材料在2种氮素水平下,各研究性状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植株成熟期茎秆重、地上部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穗数、植株花期生物学产量、成熟期籽粒氮素积累量、茎秆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和花期氮素积累量均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植株氮素生理利用率除了与氮素收获指数显著正相关外,与茎秆重、穗数、籽粒和茎秆氮素浓度及氮素积累量均显著负相关。根据2种氮素水平下产量,供试材料被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高氮高效型和低氮高效型。双高效型和高氮高效型材料对增施氮素反应更为敏感。低氮高效型材料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说明氮素胁迫条件下,旗叶持绿性有助于提高植株氮素利用效率。【结论】供试小麦材料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差异显著。不同氮效类型小麦材料对氮素响应不同,高氮高效型对氮素反应敏感,适合于高氮种植;双高效型和低氮高效材料具有耐贫瘠的能力,是氮素高效育种的优质材料。在2种氮素水平下,除了植株成熟期及花期地上部干重、植株氮素积累量等常规指标外,植株穗数也可作为小麦氮素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9.
水稻花培育种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梅芳 《作物杂志》1991,7(3):17-18
花药培养技术是一条快速高效的育种途径。80年代在华北和辽南稻区大面积推广花培品种如花育1号、中花9号等,使一季春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结束了日本粳稻品种独占鳌头的时代。然而,花培育种现在只是处于发展初期,在育种上还酝藏着巨大的增产潜力,今后必将在传统农业向高技术农业的转化中发挥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0.
高产多抗优质裸大麦鄂大麦50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大麦50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一个高产、优质、广适、食饲兼用裸大麦新品种.本文介绍了鄂大麦507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