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城油 2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油玉米杂交种。 1999年 3月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 属中早熟种 ,生育日数 10 4天 ,比对照四早 6号晚 2天 ,需活动积温 2 4 62 .6℃。幼苗绿色 ,叶鞘紫色 ,早发性好。株高 2 71cm,穗位 87cm。全株 2 0~ 2 2片叶。  相似文献   
72.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农民积极备耕准备春播的关键时节,尤其是玉米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平原地区,抓好备耕生产这一关键性环节,春耕播种和农民的增产丰收都具有决定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利用1961~2013年河南省信阳市各气象站气象资料,对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内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来,信阳市水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年代际变化呈现"V"型趋势,即1960s和1970s较重,1980s最轻,1990s和2000s又呈加重趋势。2013年是近53年来发生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高温热害年份,其次为1966年。信阳市高温热害空间分布基本呈现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中东部地区高温热害发生较多。2001和2003年是受高温热害影响最严重,灾损率分别达到了35.3%和24.5%。随着水稻品种的不断更新,高温热害对产量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小,但生产中对于高温热害的预警及防御工作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4.
设施栽培是今后核果类果树高效优质低污染栽培的主要途径.1999年邹平县林业局利用现有的已进入盛果期的4龄杏园建立3个温室(每个温室666.7m2)进行水杏促成栽培试验.地址在邹平镇贺家村水杏基地,属丘陵阳坡梯田,沙壤土,土层厚度在1m以上,排灌条件较好,总产2250kg,2000年4月中下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35~40天上市,纯收入5.6万元,平均每666.7m2分别为750kg,1.866万元.是露地栽培收入的10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水杏大棚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5.
在松嫩平原黑土地区进行了酵素菌肥堆制与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肥与配方化肥对半混施,玉米籽实产量8216.7kg·hm-2比单施配方化肥提高14.3%增加净收入1267.7元·hm-2。  相似文献   
76.
吉单414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99年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变种。生育期120d。适宜在吉林省早熟区应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龙单13和四早6号的地区种植。吉单414种子拱土能力强,早发性好,易抓苗。抗病性、抗逆性强。出籽率高。在各类试验中表现早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7.
基穗型施肥水稻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N同位素研究了水稻基穗型施肥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等量氮肥条件下,基穗型施肥法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数、颖花数、结实率和籽粒重量,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8.
一般认为磷肥施入土壤后,能迅速地转化成难以被作物利用的状态.武玫玲等人[1]指出,可溶性磷酸盐施入土壤2小时后,有40%转化为0.5N HAc不能溶解的状态,经过一个月增加到80%以上.许多研究亦指出,土壤可溶性和交换性盐基的性质和含量[2]、土壤粘土矿物组成[3]、土壤的pH值[4]、影响化学平衡的时间、温度和水分舍量等[5],都可影响磷肥的转化过程.陈魁卿等[6]认为,黑土中的活性铁铝合量与磷酸的吸收没有规律性;而白浆土<0.01毫米的物理性粘粒与磷肥吸收关系较大.综上可见,磷肥肥效受到土壤诸因子的制约.  相似文献   
79.
轮回选择是一种有效改良玉米群体的方法,将单倍体育种技术与轮回选择相结合,可以高效地改良玉米群体并产出可以商业化的玉米自交系。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及相关的试验验证,提出了"单倍体+轮回选择"的双轮回选择玉米育种新体系。  相似文献   
80.
基于差分的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误差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墒情自动监测设备能够快速、高效、连续地观测土壤墒情数据,但由于受安装调试水平、设备自身状态、以及田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长期连续监测中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会逐渐降低,不利于墒情监测业务的开展。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土壤墒情的人工和自动同步观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的误差特点,构建了一元一次、一元二次和一元三次差分方程对自动监测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并对修正后的误差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差分修正后,20 cm深度的绝对误差均值减小了34%和24%,40 cm深度的绝对误差均值减小了67%和54%,自动监测数据误差显著下降;3种差分方程中线性差分方程表现最优;修正后的误差统计特性符合简单随机误差,可以通过求算数平均数的方法进一步降低误差。通过差分方法来修正自动监测数据简单易行,能有效的提高自动监测数据精度,充分能够发挥人工和自动监测的优势,提高监测体系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