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航天诱变对棉花农艺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遗传性状发生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种群遗传结构,更好地对鸢乌贼渔业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测定了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南海北部和南部4个鸢乌贼群体共120尾个体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基因,分别对东印度洋赤道、南海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展开研究。结果显示,4个群体总的核苷酸多样性与单倍型多样性为0.273 32和0.981,其中南海北部海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为0.989,南海南部海域群体核苷酸多样性最高为0.306 60。构建的单倍型网状图和系统发育树显示,东印度洋和南海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54.90%来自于组群间;群体间的Fst(F-statistics)分析表明,东印度洋赤道北部和南部群体Fst值为0.085 88,南海北部和南部群体Fst值为0.025 36,表明南海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东印度洋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东印度洋赤道两侧频繁的洋流活动可能是导致赤道南北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而...  相似文献   
23.
为评估南海中南部中上层渔业资源,利用2019年6—7月(夏季)在南海中南部开展的渔业资源声学调查数据,结合灯光罩网生物采样数据,对南海中南部调查海域5种主要中上层经济鱼类,包括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鲣(Katsuwonus pelamis)、双鳍舵鲣(Auxis rochei)、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和脂眼凹肩鲹(Selar crumenophthalmus)进行了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结果表明,调查海域5种鱼类的资源量分别为2.81×104 t、3.77×104 t、8.71×104 t、5.73×104 t、2.66×104 t,资源丰度分别为3.78×109尾、2.39×109尾、8.95×108尾、4.95×108尾、1.55×109尾。调查区最北断面(14°00′~16°00′N、110°00′~117°3...  相似文献   
24.
喀斯特不同侵蚀场地土壤颗粒分布及可蚀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西南喀斯特最为典型的坡地、洼地和落水洞为研究单元,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坡地、洼地和落水洞土壤颗粒的分布规律和土壤可侵蚀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颗粒的质量分数分布,坡地为砂粒(42.25%)>粉粒(36.33%)>黏粒(21.42%);洼地为粉粒(51.80%)>砂粒(32.61%)>黏粒(15.59%);落水洞为粉粒(51.65%)>砂粒(31.67%)>黏粒(16.68%),坡地以砂粒为主,洼地和落水洞以粉粒为主。土壤可侵蚀性K值变化范围:坡地为0.07~0.22,洼地和落水洞分别为0.26~0.33和0.25~0.32,坡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强于洼地和落水洞。土壤分形维数与砂粒含量呈负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可侵蚀性K值与砂粒和黏粒含量呈负相关,与粉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侵蚀沉积易形成质地较细,结构良好的土壤,但形成的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弱,易发生二次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5.
本文通过对宁夏枸杞的主要病害如枸杞炭疽病、根腐病、枸杞流胶病、枸杞黑果病,以及主要虫害如枸杞蚜虫、枸杞瘿螨、枸杞红缨蚊、枸杞木虱与气象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发现对枸杞病虫害与气象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温度方面,对与其他气象指标关系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26.
鹧鸪是集肉用、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野味珍禽,素有“山珍”的美誉,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鹧鸪肉厚骨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民间把鹧鸪作为健脾消疳积的良药,治疗小儿厌食、消瘦、发育不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约束要素及突破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政府宏观政策方面、资源方面、环境容量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政府层面、市场层面探索了突破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路径。  相似文献   
28.
1饲养管理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主要由Ⅱ型猪圆环病毒(PCV2)引起,经过接触传播,也可经过粪便污染造成传播。因此,产房、保育舍和生长育肥猪舍都应该严格遵守全进全出的的饲养制度。如果不实行全进全出,冲洗、消毒总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下批猪转入后很容易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29.
李渊  王涛  沈禹颖 《干旱区研究》2015,32(5):869-874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为探究旱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年限对草地N2O释放通量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观测了黄土高原休闲地和3、4、10龄紫花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与实测值相比较,DNDC(脱氮—分解)模型对苜蓿草地N2O释放的模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另外,利用DNDC模型对苜蓿地N2O释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与休闲地比较,高龄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高于低龄苜蓿草地;N2O负通量观测值与模型模拟值差异较大;DNDC模型对不同龄苜蓿草地的模拟中发现,N2O释放主要集中在170~240 d,且波动较大,释放峰值出现在第210 d。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土高原苜蓿草地N2O释放通量,但其对苜蓿草地N2O负通量的模拟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0.
2013年9月,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策。该战略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域。深入分析了五大功能区发展定位、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及水土流失现状与特点,明确了各功能区水土流失防治方向和防治重点,可指导重庆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