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矮秆陆地棉陆矮1号主茎顶芽几种激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棉花株高建成的初蕾到盛花期,研究了陆地棉矮秆品系陆矮1号与高秆对照TM-1及其杂种F1顶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时期陆矮1号顶芽中GA3和IAA含量均低于TM-1和F1,盛蕾期顶芽GA3含量分别仅为TM-1和F1的28.37%和31.04%,初花期IAA含量分别是TM-1和F1的61.20%和52.76%;陆矮1号和F1顶芽Z含量最高值出现在初蕾期,随后下降,较TM-1早15 d;陆矮1号顶芽ABA含量除初蕾期与其它品种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时期均最高,在盛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比TM-1高26.7%、32.4%、132.5%,比F1高129.1%、87.5%、37.4%。  相似文献   
52.
棉花矮秆品系的形态学及其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矮秆品系“97004D”和正常品系“97004H”及遗传标准系“TM-1”为材料,从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了棉花高、矮品系的主茎生长动态和茎组织的细胞解剖结构。高、矮秆品系从出苗期到现蕾初期株高无明显差异,现蕾后株高差异逐渐明显,在各个时期97004D与97004H、TM-1主茎节间数、果枝数等无显著差异。 茎组织解剖结构观察表明,97004D的茎横切面的薄壁细胞表面积较大,维管束比较少,形成层较发达。TM-1茎的幼嫩部分纵切面的薄壁细胞数量明显多于97004D。而较多的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以至节间迅速伸长,从而导致了节间长度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3.
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农杂66为材料,研究了棉花营养液漂浮育苗对棉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营养液漂浮育苗移栽棉的植物学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与营养钵育苗相比,营养液漂浮育苗的棉苗素质优于对照。营养液漂浮育苗能提高棉苗根系的TTC还原强度,使棉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叶片光合效率得到改善。营养液漂浮育苗棉苗从1叶1心至5叶1心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在叶片中的积累量呈下降趋势,表明营养液漂浮育苗能起到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和提高棉苗抗逆性的作用。同时,营养液漂浮育苗棉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也逐渐增加,棉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营养液漂浮法育成的棉苗移栽大田后,主根发达、明显,在各生长发育时期的株高、茎叶鲜重及干重、根系鲜重及干重和根体积均高于相应的营养钵育苗移栽棉株。  相似文献   
54.
以无蜜腺棉(97014)xTM-1的正、反交后代F1、F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SSR标记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SA)进行了棉花无蜜腺性状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通过对203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1个与蜜腺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NL1673,连锁距离为1.33 cM.对该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根据序列特点设计...  相似文献   
55.
涝渍对植物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植物的生长形态、生理生化、激素等方面概述了涝渍胁迫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介绍了涝渍胁迫对植物造成的主要影响,阐述了植物对涝渍反应的生产适应性,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涝性植物材料是植物抗涝渍在栽培育种上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6.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特棉S-1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明棉花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的异交特性和最佳杂交授粉时间,以特棉S-1为材料,研究其在不同的日期进行杂交授粉的异交特性和所配制的杂交组合间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特棉S-1不育期间,不同日期的授粉成铃率无明显的差异.经对不同的时间点(8:00,9:00,10:00,11:00)授粉的脱落情况调查及试验统计表明,不同时间点的授粉成铃率差异达显著水平,以10:00的授粉成铃率最高,11:00次之,8:00,9:00的授粉成铃率最差,说明温敏雄性不育材料特棉S-1的授粉时间以10:00至11:00时最佳.利用特棉S-1为母本配制了7个杂交组合,在杂交组合的品比试验中以农杂310,313的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7.
棉花温敏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研究简报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到目前为止,棉花尚未找到一种具有育性转换特性的核不育系,其不育性不易保持;为了尽早选育出新类型的不育系,湖南农业大学经8年研究,已选育出遗传特性稳定,育性受温度控制,能一系两用的雄性不育系。配组试验表现出产量配合力强,纤维品质优势明显。2003年有2个组合  相似文献   
58.
杂交棉F2代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杂交棉F2代的产量、品质、抗虫性等方面的利用进行了综述:F2代的产量优势在10%~1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铃数的增加;F2代与F1代相比,纤维品质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杂交抗虫棉F2代虽然存在抗性分离,但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可避免棉铃虫的为害.由于F2代在产量、品质和抗虫性方面与其亲本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利用。  相似文献   
59.
2002年,在湖南长沙、宁乡、南县、澧县以及安徽铜陵、江苏扬州、山东临清等7个地点,对12个杂交亲本以及包括对照中29在内共37个抗虫杂交组合进行了纤维品质比较试验,对试验所得纤维品质数据,用Excel、DPS等专业统计软件对杂交亲本、杂交组合及生态点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亲本被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包括5个亲本(A1、A6、A3、B7、B11),第二类包括5个亲本(A2、B8、A5、B9、B12),第三类包括2个亲本(A4和B10);37个杂交组合(品种)被分为4个类群;7个试验地点被分为2大区,即  相似文献   
60.
棉花杂交种F1、F2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2001-2003年,通过田间试验、定位取样、分株收花、分别检测了杂交棉农杂62F1、F2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分析表明,F1、F2的纤维品质性状均为分离世代,F1、F2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麦克隆值、伸长率等品质指标群体平均数趋于一致,群体内个体纤维指标变异均呈正态分布,但峰值和偏斜度差异明显,F1群体中品质较优的个体显著多于F2。F2纤维的整体品质比F1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