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提高牛分枝杆菌(M.bovis)单一抗原的抗原性,本研究以重叠延伸拼接PCR技术将M.bovis mpb51与mpb63基因连接,并克隆至pMD18-T中,构建重组质粒pMD-51-63。以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pMD-51-63和pET28a(+),将纯化的mpb51-63融合基因亚克隆至pET28a(+)中,获得了重组表达质粒pET-51-63。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和SDS-PAGE分析,表达约46 ku的外源融合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实,该融合蛋白具有M.bovis的抗原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mpb51-63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作为牛结核病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特异的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体内蓄积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携QnrS菌株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荧光测定法检测盐酸环丙沙星在QnrS阳性株体内浓度的变化及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菌体内药物蓄积的影响。【结果】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均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蓄积呈能量依赖性降低,其中以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降低最为明显。加入能量抑制剂后,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上升程度明显高于敏感株,但均达不到标准株体内药物浓度水平。【结论】主动外排泵的激活,使受试菌体内盐酸环丙沙星减少并低于有效浓度,从而影响QnrS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相似文献   
43.
为小蓬竹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提供参考,促进小蓬竹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用小蓬竹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外植体,进行了小蓬竹组织培养中消毒方法及诱导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泡1min,0.1%升汞溶液消毒10min,无菌水冲洗5~6次消毒效果最好,成活率较高;采用MS培养基的诱导率达到73%,显著高于1/2 MS和1/4 MS培养基的诱导率;在不同激素组合下,6-BA浓度达到3.0mg/L时诱导效果最好,当6-BA浓度高于3.0mg/L时,其诱导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4.
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的籽粒重量与含水率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情况研究,为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选择22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变化。其中,2015年授粉后26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26—52 d结束;2016年授粉后11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16—35 d结束。分析生理成熟后田间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结果】22个参试品种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为23.3—37.4 g,平均为30.8 g;籽粒含水率为21.5%—33.1%,平均为27.5%。22个品种生理成熟后分别经过16—52 d田间站秆晾晒后,百粒干重为22.9—38.4 g,平均为32.0 g;籽粒含水率为12.9%—24.4%,平均为17.3%。生理成熟前籽粒重量随着授粉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不同测试时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生理成熟后随着田间站秆时间延长,籽粒含水率变化呈极显著下降趋势,而籽粒重量未表现出显著变化,不同熟期品种和不同年份结果表现一致;生理成熟后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黄淮海夏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晾晒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显著下降,而籽粒重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延期收获降低了籽粒含水率,并且不会因粒重下降造成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45.
2014~2017年在山东省聊城等地开展机械粒收玉米品种鉴选与机械粒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机械粒收子粒破碎率在3.2%~30.5%,未达国标≤5%要求的样本占比为95.1%;杂质率分布于0.6%~12.3%,未达国标≤3%要求的样本占比为60.5%。收获时子粒含水率符合正态分布,样本含水率范围在26.6%~40.6%。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均呈极显著的指数增长模型,含水率高是导致收获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山东玉米品种收获时往往刚达到生理成熟,半数品种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分布于31.0%~35.0%。推广应用机械粒收技术,需要更新熟期适宜、脱水迅速的粒收品种。  相似文献   
46.
玉米穗轴机械强度及其对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玉米穗轴机械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的影响,为提高玉米收获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设置品种大区鉴选试验,对各品种进行分期收获,历次收获均以相同粒收机械与农机操作人员实施,同步调查玉米穗轴形态、含水率、干物质积累、力学特征以及籽粒含水率、机收破碎率等指标,研究玉米生育后期穗轴机械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穗轴机械强度与籽粒破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期推迟,玉米籽粒和穗轴含水率逐渐降低,而穗轴8 cm和全长抗折断力及籽粒破碎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籽粒含水率低于20.1%时,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率随穗轴抗折断力提高呈极显著的指数增加趋势;当籽粒含水率高于20.1%时,破碎率与穗轴全长抗折断力呈极显著的指数模型关系,与8 cm抗折断力的回归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穗轴抗折断力与穗轴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穿刺强度、干重、单位长度干重、单位体积干重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穗轴单位长度干重对抗折断力的贡献最大。【结论】玉米穗轴机械强度是影响机械粒收籽粒破碎的重要因素之一,生育后期穗轴干物质积累和含水率是影响穗轴机械强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肠道细菌严重的抗药性和菌群生态紊乱,并可能导致抗药性人畜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给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因此通过粪菌移植从动物源头降低肠道菌群的抗药性势在必行。本试验首先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粪菌移植供体SPF蛋鸡及普通商品肉鸡的粪便菌群,然后经泄殖腔滴注方式接种1日龄SPF雏鸡,于7日龄和35日龄测定移植后受体粪便菌群的微生物组,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移植前后肠道指示菌株大肠杆菌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商品肉鸡粪便菌群拥有更高的多样性,而SPF蛋鸡粪便菌群组成更为均一。除了共同拥有较多的厚壁菌门细菌,商品肉鸡还含有较多的拟杆菌门细菌而SPF蛋鸡则含有较多的变形菌门细菌。在属水平上,商品肉鸡的优势菌属是粪栖杆菌属、拟杆菌属和别样杆菌属,而SPF蛋鸡的优势菌属为肠球菌属、埃希-志贺菌属以及克雷伯氏杆菌属。药敏试验结果表明,SPF蛋鸡拥有对抗生素极为敏感的菌群,商品肉鸡拥有较高的抗生素抗药性菌群。将两组粪便菌群移植给新生雏鸡后,抗药性水平得到传递。该结果说明通过SPF鸡粪菌移植雏鸡,能安全地从源头降低肠道菌群抗药性,抵抗家禽养殖环境中高抗药性病原菌的侵害,为遏制动物源细菌抗药性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8.
干鲜荨麻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小肠运动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荨麻干燥处理以及高温提取对其药效学的影响,探究了麻叶荨麻鲜株榨汁制备的鲜汁、干粉水浸制备的干汁以及干粉煮沸后获得的煮汁对小鼠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汁均可剂量依赖性促进小肠的运动,其最小有效浓度约为2g/mL,最大有效浓度约为50g/mL。2g/mL的3种汁使小肠收缩张力均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且鲜汁和干汁用药后小肠收缩张力均显著高于煮汁(P0.05)。50g/mL干汁用药后1min内收缩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50g/mL鲜汁,其他两两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高温水煮可影响荨麻在促进胃肠动力方面作用,而干株可替代鲜株作用,提示在制备用于缓解或治疗胃肠动力障碍荨麻药材时,可用干株水浸方法制备。  相似文献   
49.
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机械粒收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的倒伏问题, 本研究通过多点试验调查夏玉米和春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类型和规律, 分析影响玉米生理成熟后倒伏发生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 玉米生理成熟后, 茎折率升高是倒伏增加的主要原因; 茎折率随抗折力降低而升高, 抗折断力降低至14.3 N时, 茎折率超过5%; 植株重心高度逐渐降低, 茎秆基部第3节间穿刺强度(RPS)、第4节间压碎强度(CS)、第5节间弯曲强度(BS)均逐渐降低, 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DWUL)和含水率也逐渐降低; 茎秆抗折断力与RPS、CS、BS、DWUL和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RPS、CS和BS均与DWUL和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 玉米生理成熟后植株自然衰老导致的茎秆干物质降低和水分含量下降, 是茎秆机械强度降低、茎折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应适期收获, 避免田间站秆时间过长引起倒伏率增加导致的收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0.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广泛抑菌谱的菌种,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命名为Bs-W5。平板菌落对峙法和牛津杯法的抑菌试验表明,Bs-W5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ambiens)、杨树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腐皮镰刀菌(Fusarim solani)、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等九种植物病原菌和常见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通过不同条件处理Bs-W5发酵液上清液,发现上清液中的拮抗物质不耐贮存、热稳定性较差、不耐酸碱,但是光照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Bs-W5连续10代的接种试验,表明其有着很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