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宁夏引/扬黄灌区玉米密植高产低水分粒收技术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子粒含水率动态变化的系统观测、模型构建和区域热量资源分析,预测38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降至16%左右时的日期。结果表明,在10月底整地冬灌作业之前有19个品种子粒含水率可以在某一地点降低到16%,其中,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KWS2030、KX9384和华美1号在宁夏北部平原地区的惠农、银川、中宁、陶乐、中卫、同心和盐池等地均可降至16%;在惠农、银川、中宁灌区,高产、抗倒性好的中熟品种京农728、登海768和银玉274以及中晚熟的迪卡517等品种经过田间站秆晾晒,在10月份子粒含水率也可以降低到16%,实现子粒低水分直收,减少烘干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了摸清我国黄牛的年龄、体重与产肉性能的相关关系,对晋南牛、鲁西牛和秦川牛进行了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品种对牛肉的品质和产量有影响,其中晋南牛牛肉的嫩度品质最佳,高档肉重和高档肉率也最优;宰前活重对牛肉产量有较大影响;年龄对肉质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年龄对日增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品种与年龄的互相作用对高档肉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因此,要想提高育肥牛的生产水平,应该选择优良的品种作为牛源,同时选择高档肉率高、早期增重快的个体。  相似文献   
13.
按照传统的农艺要求,玉米收获后将玉米秆清出耕地,有的堆放地头。有的晒干焚烧,不但浪费秸秆,还污染环境。近年来,秸秆焚烧现象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鲁山县农机局党组也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厂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焚烧问题。尤其在2008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小麦雄性不育育性转换相关基因TaG3BP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的育性转换基础,以该类型不育系A3017不育幼穗和可育幼穗为材料构建正、反杂交SSH-cDNA文库,从可育文库中筛选出一个与G3BP(Ras-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SH3 domain-binding protein)基因同源的EST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Y543200)。以该EST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和拼接结果为依据设计引物,在可育幼穗中扩增出一条1230bp的cDNA序列。该片段含有与G3BP相似的由409个氨基酸组成的结构域,与水稻G3BP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9%,被命名为TaG3BP(GenBank登录号为GU475149)。利用Real-time PCR检测TaG3BP基因在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各时期中的表达模式,发现该基因在育性转换的关键时期上调表达,且可育条件下的表达量高于同时期不育条件下的表达量。进一步对TaG3BP在3种不同类型的小麦K型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幼穗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该基因在保持系幼穗中表达量较高,在不育系中表达量较低。表明该基因可能在其育性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具有明显的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鲁山县保护性耕作主要农艺要求及配套机具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玉米果穗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的动态变化差异,在春玉米区宁夏银川和夏玉米区河南新乡采用8个不同熟期和脱水速率的品种,将玉米果穗垂直等分为5个部位,定期测定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计算子粒脱水速率。结果表明,玉米生长中后期,果穗上部子粒含水率低于中下部子粒含水率,生理成熟前各部位子粒含水率的差值低于生理成熟后。参试品种生理成熟前20 d时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极差低于3%,成熟期的极差值变幅为0.6%~5.2%,生理成熟后极差最大值可达6.2%。同一果穗自上而下子粒的脱水速率逐渐降低,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先玉335、迪卡517和迪卡519果穗不同部位子粒脱水速率差异较大。果穗中部子粒脱水速率和平均脱水速率与不同部位子粒含水率的极差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板栗是苍山县北部山区经济林栽培的主要树种之一,栽培面积1800hm^2,年产量1200t,结果园每公顷产板栗600kg,高产园达3000kg。但高产园面积小,大部分处于低产状态,少数成龄园中不但产量不高。而且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农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为了尽快改变低产园现状,我们在下村、贾庄两个乡选择有代表性的低产板栗园进行综合改造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将108头产后牛随机分为两组,对试验组牛一次性灌服20kg温水(约30℃),水中加入畜牧盐(80g)、氯化钾(120g)、氯化钙(120g)、丙二醇(500m L)、益康XP(100g);为对照组牛提供红糖麸皮水和丙二醇(500m L),以研究产后奶牛用灌服器进行补液对产后机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一胎牛产后20d内可以转出产房的牛比对照组增加16.93%;试验组三胎以上牛在围产后期的发病率比对照组低13.33%,一、二胎牛差异不显著。而且试验组产后达到产奶高峰的时间和第一次发情配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数据表明,从产后到转出产房的时间、产后疾病、产奶情况和繁殖情况综合来看,产后牛用灌服器补液减少奶牛代谢疾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染色体易位的基本原理以及对动物的不同影响,并对当前动物染色体易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以丝瓜络为碳源的固相反硝化系统,并探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和进水硝酸盐浓度(Influent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C)下该系统的反硝化性能,为丝瓜络作为反硝化碳源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丝瓜络(loofah sponge, LS)为一维反硝化反应器(denitrification reactor, DR)外加碳源,在流场环境下,测定不同HRT(16、20、24和28 h)和INC(50、75、100和125 mg/L)下反硝化系统对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丝瓜络反硝化反应器(LS-DR)在运行初期和末期时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当INC为50 mg/L,HRT为24 h时,LS-DR的NO3?-N去除率和TN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8.97±0.52%和97.84±0.94%,同时出水NO2?-N浓度也达到较低水平(小于0.5 mg/L);在HRT为24 h的基础上,当INC延长至75、100和125 mg/L时,其NO3?-N去除率和NO3?-N去除速率(nitrate removal rate, NRR)均随IN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出水COD则随INC的增加而降低,但均未实现完全反硝化,然而,LS-DR在整个实验期间均能完全去除NH4+-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丝瓜络表面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LS-DR的优势菌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弯曲杆菌门(Campilobacter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被鉴定的优势菌属中热单胞菌属 (Thermomonas, 1.46%)、陶厄氏菌属 (Thauera, 0.55%)、固氮螺菌属 (Azospira, 3.32%)、Simplicispira(1.01%)、假黄色单胞菌属 (Pseudoxanthomonas, 0.39%)、草螺菌属 (Herbaspirillum, 3.02%)和Uliginosibacterium(0.9%)能够促进反硝化的进行,Cytophaga xylanolytica(1.61%)和Cloacibacterium(2.69%)主要参与了丝瓜络的降解,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 1.17%)和Diaphorobacter(0.64%)既能进行反硝化,也能降解丝瓜络。【结论】LS-DR的最佳HRT为24 h,最适宜的INC为50 mg/L。【意义】本研究为丝瓜络固相反硝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开发应用新型缓释碳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