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叶斑病在开封地区普遍发生,严重制约了开封地区花生的生产和发展。通过调查,本文作者详细描述了开封地区花生叶斑病的发生种类及田间症状,并提出了花生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指导花生叶斑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6个ISSR引物对不同来源的23个棉花资源品系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从分子水平上对这些资源遗传变异的大小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 GD 值 0.63 水平上 23个棉花品种可聚成两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 GD变幅为0.13253~0.67717。ISSR 标记结果显示出这 23个棉花品种遗传变异较大,遗传基础宽阔。  相似文献   
53.
豫花12 号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用风沙4 号×锦- 4 杂交选育而成,参加河南省区试比白沙1016 增产365% ,参加省生产试验,比白沙1016 增产1656% ,居第一位。1999 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54.
高产优质棉花品种开棉3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棉39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2004年以开0167为母本、开抗036为父本,通过人工有性杂交,逐年世代选育而成的单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在各级中间试验中,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性突出、高产潜力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结铃性好、吐絮畅、易采摘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品种,于201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5.
以中快速型黄羽鸡种福星鸡与杏花鸡进行正反交,结果正反交后代90日龄体重分别比杏花鸡提高292.14克(即31.02%)、445.62克(即47.32%),杂交效果明显;虽然正交比反交的后代体重小180.48克(即13.01%),但羽毛纯黄,体型小而紧凑,脚细小,接近本地鸡的体型外貌。试验表明杂交后代生长速度比杏花鸡快,耗料比杏花鸡少,而且具有强的抗病力,商品鸡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其中,利用正交进行商品生产是一个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6.
蓟马是河南开封花生生长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因其虫体小,隐蔽性强,不易发现,常常贻误防治时机,造成花生严重减产。文章总结了河南开封花生蓟马的形态特征、为害特点、发生原因,并结合花生田间蓝板诱集蓟马的方法,对河南开封花生蓟马的田间发生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掌握河南开封花生蓟马的田间发生规律,指导花生生产中对蓟马的防治,确保花生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497—2002)的要求,喷施由上海沪联生物药业(夏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中量元素水溶肥料”(Ca+Mg≥10%)。有效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及产量均高于常规处理和清水处理,为验证“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河南省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8.
汴棉511是采用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9—2011年参加了河南省棉花中间试验,201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抗病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9.
为探索花生与芝麻间作模式的最佳种植配比和种植密度,明确不同种植配比和种植密度对花生、芝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花生与芝麻间作模式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以花生品种开农69和芝麻品种郑芝2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13种不同种植配比和播种密度,结合当年花生与芝麻的产量和价格以及投入成本,分析不同配比条件下花生和芝麻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行高密度花生配比1行稀密度芝麻的间作方式净收益最高,为17 249.40元/hm2;3行高密度芝麻配比1行稀密度花生的净收益最低,为6 546.90元/hm2。  相似文献   
60.
以玉米杂交种农大108(黄C×许178)的F7重组近交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了包括123个标记的连锁图谱,结合重组近交系群体开花周期在南阳、郑州、浚县3点的田间调查结果,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散粉周期和吐丝周期进行QTL定位,共检出12个QTLs。其中,控制吐丝周期的qSC9b在南阳点和浚县点同时检测到,因此共检测到11个不同位点的QTLs,散粉周期检测到5个QTL,吐丝周期检测到6个QTL,单个性状检测到QTL的总效应的遗传贡献率为10.6%~33.1%。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控制散粉周期的QTLs和2个控制吐丝周期的QTLs,第9染色体上umc2393~umc1033区段,检测到3个控制吐丝周期的QTLs和1个控制散粉周期的QTLs,表明第3和第9染色体可能是控制玉米开花周期的基因集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