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4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4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渝优10号系重庆市作物所用45A与渝恢10号配制而成的杂交籼稻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较优,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00年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委会审定。  相似文献   
32.
3次选用三系不育系和恢复系各6个,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共组配108个杂交组合,从中筛选出优Ⅰ多系1、辐优99-7、渝182优926等12个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较高、两季总产显著超过对照汕优63的组合。这些组合与对照相比,多数具有头季稻熟期较早、后期冠层绿叶面积大、光合产物转运通畅、谷草比值高、减穗增粒增重、植株增高而抗倒力较强和再生历期延长、穗少粒多、结实率高等特征特性。配合力分析表明: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对中稻、再生稻以及两季总产均有极显著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前者;Gca值和Sca值以及配合力总效应(Tca)均与单株产量呈高度正相关,故上述两季总产显著增产组合的Tca值均较高,表明Tca值可作为两季高产组合的衡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3.
杂交水稻品种遗传特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是选择利用新品种的主要依据,通过对重庆市优质稻水稻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分别确定出115A/1006、金优1351、中九A/465等组合的适应范围,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基于2019-2020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实施的杂交水稻淹水直播技术示范,对比分析了在淹水直播技术下水稻的产量、生育期、群体LAI表现及节本增收效果,总结提出了以“适宜品种、适当催芽、适量播种、适度淹水”为核心的“四适”关键技术,及底肥后移、控氮增钾、够苗晒田、化控防倒等配套技术,该技术入选重庆市2020年农业优质绿色高效主推技术模式。建议基层农技推广单位、水稻种植大户积极做好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扩大水稻淹水直播技术在重庆地区的推广应用面积。  相似文献   
35.
采用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植物激素ELISA方法,研究了杂交水稻中后期各器官中内源激素iPA和GAs的变化及其与再生芽萌发生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内源激素iPA,GAs变化与再生芽萌发生长关系密切;头季稻齐穗后5 d至19 d植株内源激素iPA,尤其是GAs的含量较低,而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再生芽生长缓慢或处于休眠状态;齐穗19 d以后,随着稻穗中内源激素含量水平的降低,稻株叶、鞘和茎、芽中内源促进类激素iPA,GAs含量水平的增加,再生芽萌发、伸长的速度相应加快;齐穗后19 d下部节茎中iPA,GAs含量水平高于上部节茎,低位芽长于高位芽;齐穗后26 d,33 d上部节位茎、芽的内源iPA,GAs整体含量高于下部节位,上位芽生长速度快于下位芽.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提高内源激素的整体含量,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促进其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36.
渝优12号是重庆市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的恢复系9815R与不育系441A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型好、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5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7.
不同栽培方式下香型优质稻渝香203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现伟  李经勇  唐永群  姚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16-2161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方式下优质稻渝香203的产量差异,探讨挖掘品种的高产潜力的栽培技术。[方法]研究手栽秧、机栽秧、抛秧、直播4种栽培方式下渝香203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差异。[结果]手栽秧种植方式下产量最高,之后依次为机栽秧、抛秧,直播栽培方式下产量最低。[结论]4种栽培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其中手栽秧产量水平最高,但其劳动强度大,种植成本高;机插秧和抛秧正逐渐取代手插秧。  相似文献   
38.
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禾谷类作物胚乳品质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对两套双列杂交组合粒形性状(谷粒粒形、糙米粒形和整精米粒形)的长、宽、厚及长宽比等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籼型杂交水稻粒形性状除谷粒厚和糙米厚外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和母体效应的影响,以种子直接加性效应为主,谷粒厚和糙米厚两性状主要受母体效应影响。大多数粒形性状的普通直接遗传率和普通母体遗传率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除糙米厚和整精米厚外都以普通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厚和整精米厚以普通母体遗传率为主,但因材料和性状的不同有所差异。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缙香1A、缙香2.4、缙2A、N45、缙恢34、蜀恢527和泸恢17等对改良粒性状有较好的效果,其中以缙香1A对谷粒、糙米和整精米粒形性状改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优质籼型恢复系渝恢135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渝恢1351是重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生物技术诱变与系统选择相结合育成的籼型恢复系,具有优质、抗病、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与多种不同类型不育系配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其中优质杂交稻新组合渝优11号、渝优35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0.
水稻抗旱性遗传育种与节水抗旱栽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抗旱性研究是当前水稻研究的热点问题,培育抗旱性水稻品种并实现品种的节水抗旱栽培对于节约水资源、实现水稻的稳产高产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水稻抗旱性的研究,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分别就抗旱性指标、抗旱性生理生化机制、抗旱性及相关性状基因定位及克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综述了水稻抗旱性的遗传定位、基因克隆,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国内外在抗旱性品种选育上取得的成绩,概述了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并对当前水稻抗旱性研究进行了总结,这将为今后水稻抗旱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