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9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山西各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西省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左右。因此,研究和掌握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规律是极有条件的,同时对于开发自然资源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也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所谓植被,是指某地区一切植物群落的总体。在山地地区,往往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从山麓到山顶的植被也随着发生改变,山地植被的更替现象称为植被的垂直地带性,而构成山地植被的个别带则称为垂直带。它是指某一山岳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有规律更替的一些植被带。在每一个植被垂直带内,某一个(或几个)植被型占优势,该植被带就是根据这些植被型的名称而命名的。例如荒漠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线粒体CO I基因,探讨福州厚壳贻贝野生型和养殖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福建省福州市野生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 Gould)和养殖厚壳贻贝各20个样本为试验材料,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该40个个体的mtDNACO I(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序列进行扩增,通过测序分析和序列比对检索,鉴定扩增的序列,并利用MEGA(version 4.1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扩增序列总碱基数为668 bp,40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8.0%2、2.8%3、2.3%和16.9%,其中A+T的含量(60.3%)显著高于G+C含量(39.7%),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40个个体表现为26种单倍型,包括40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99,单倍型多态性(h)为0.944,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153 06。上述结果表明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高,并且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结论]该研究揭示了福州厚壳贻贝的遗传资源现状,试验结果可为厚壳贻贝良种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紫贻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线粒体COⅠ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种质资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山东省乳山市野生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和养殖紫贻贝各12个样本;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对24个个体的mtDNA COⅠ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得到的序列总碱基数为706 bp;采用MEGA(Version 4.0)和DnaSP(Version 4.0)软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24条序列中T、C、A和G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34.6%、16.7%、25.9%和22.8%,其中A+T的含量(60.5%)显著高于G+C含量(39.5%),表现了明显的碱基偏倚。24个个体表现为18种单倍型,包括568个多态位点,单倍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683,单倍型多态性(h)为0.953,核苷酸多态性(π)值为0.317 69。[结论]紫贻贝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且乳山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无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34.
光温敏基因雄性不育水稻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的光温敏核不育性状是由核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控制的生态遗传性状。它既不同于典型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也不同于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水稻光温敏基因雄性不育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是:(1)水稻光温敏基因雄性不育性状是由1对(温敏型)或2对(光温互作型)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2)基因型决定不育系的光温反应类型;(3)内环境(遗传背景)决定不育系的光温反应范围;(4)外环境(光长、温度)决定不育系的育性表达方向(不育或可育);(5)基因型和内外环境共同决定杂交后代的育性分离比例。  相似文献   
35.
防雷检测与管理自动化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防雷检测与管理一体化,该系统利用检测仪器与计算机相连接,自动采集并分析数据,再将数据记录在防雷数据管理系统,再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实现防雷资料管理,防雷数据计算,防雷审核报告等工作,可大大提高防雷检测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6.
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推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性状中,成穗率是一项能优化其他各项产量因素的综合指标。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是一套科学、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分析阐述成穗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高成穗率对产量性状的协调与优化,以及成穗率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的关系,揭示了高成穗率能获得高产的原因,并从培育带蘖壮秧、合理设计栽培规格、科学施肥、提早晾田等主要方面提出了获得高成穗率群体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7.
1养牛业现状 根据固原市门统计,2007年全市肉牛饲养量71.48万头,牛存栏45.94万头,其中基础母牛23.77万头,牛出栏25.54万头.有养牛专业村112个,5~10头的养牛专业户4 888户,10~20头的587户,20头以上的25户.  相似文献   
38.
高粱——大有发展潜力的饲料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抗逆性强、产量高,是优良饲料。子粒作饲料,可预防畜禽肠道传染病,提高瘦肉率;甜高粱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高,消化率高,能够提高奶牛产奶量,可节约大量精饲料;草高粱可青饲、青贮,还可作干草。  相似文献   
39.
杂交水稻是否可以多代利用?是目前常常被提出的问题。细胞质来源于低纬度籼稻的粳稻不育系,属配子体败育类型,由其配制的杂交种在 F_2代未发生育性分离,自交结实正常,这为粳稻杂种的多代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根据遗传学理论,杂种 F_2代虽有部分纯合型个体出现,但杂合型个体仍占多数,故认  相似文献   
40.
为比较热鲜和冷鲜黄羽肉鸡原料肉的风味差异,本研究以雪山黄羽肉鸡为原料,分析热鲜(1、2、4 h)和冷鲜(24、48、60 h)鸡肉的pH值以及其脂肪酸、还原糖、游离氨基酸、核苷酸、硫胺素等风味前体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热鲜1 h组鸡肉pH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冷鲜组间鸡肉的pH值无显著差异。热鲜2 h组肌苷酸(IMP)高于其他组,冷鲜组的肌苷(I)和次黄嘌呤(Hx)含量明显高于热鲜组,冷鲜组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大于200 mg·100 g-1,且显著高于热鲜1 h和2 h组(P<0.05)。热鲜与冷鲜组间的不饱和脂肪酸无明显差异,两处理组中的硫胺素含量均远低于其风味贡献浓度。综上,热鲜鸡与冷鲜鸡的单个风味前体物含量各有优势,二者的风味前体物整体相差无几,冷鲜鸡替代热鲜鸡进行黄羽肉鸡深加工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本研究为推广冰鲜黄羽肉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