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91.
【目的】 调查高产小麦品种籽粒氮含量差异,探讨引起籽粒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农学和营养学因素,对于品种选育和优化养分管理,提高旱地小麦产量与营养品质有重要意义。 【方法】 于2013—2016年,以我国不同麦区的123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陕西渭北旱塬连续三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施肥 (N 150 kg/hm2、P2O5 100 kg/hm2) 和不施肥对照两个处理,收获后测产。在产量高于平均值的品种中,籽粒含氮量列前10名的定义为高氮品种,后10名的为低氮品种。分析了高产小麦品种植株和籽粒氮、磷、钾含量,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结果】 小麦籽粒含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高产品种平均产量为6.9 t/hm2,籽粒产量每增加1000 kg/hm2,含氮量平均降低1.1 g/kg。高产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高氮品种的籽粒含氮量平均分别为24.2 g/kg,低氮品种平均为19.4 g/kg,相差24.7%。两组品种的产量、生物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均不显著,高氮品种的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穗数和穗粒数对氮肥响应更敏感,施肥后分别显著增加70.0%、60.2%、9.8%、51.6%和14.3%,高氮品种营养器官含氮量较高,施肥后可显著增加150.0%;高、低氮品种籽粒的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施肥后钾含量增加幅度均大于磷含量增加。高氮品种施肥后地上部氮、磷吸收量高于低氮品种,籽粒积累量增加幅度高于营养器官;籽粒钾吸收量无论施肥与否均显著低于低氮品种。施肥后,高氮品种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增幅高于低氮品种,营养器官的增幅高于籽粒。两类品种的氮磷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但高氮品种的钾收获指数三年平均显著低于低氮品种。 【结论】 旱地土壤养分供应充足条件下,高产小麦高、低籽粒氮品种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无显著差异,但高籽粒氮品种对施肥响应更敏感。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高氮品种的籽粒含磷量高,含钾量低。施肥后,高氮品种的籽粒氮含量提高,磷、钾含量降低。高氮品种具有较高的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但其向籽粒的转移能力并无优势。因此,在高产优质品种选育中,应进一步提升品种的氮磷钾收获指数,促进养分向籽粒分配,同时生产中需优化肥料投入,促进籽粒氮磷钾吸收与利用,实现产量和籽粒氮磷钾含量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2.
目的]沙棘绕实蝇在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对沙棘果实造成重大危害,如何选取高效、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种类成为当前沙棘绕实蝇成虫防控工作中的迫切课题。[方法]野外采集沙棘绕实蝇蛹,室内待其羽化后,雌、雄分组放置于不同浓度梯度的4种农药条件下进行触杀实验。[结果]通过KT_(50)(median knockdown time)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同种农药同种浓度时,药物对雄性的触杀效果比雌性强,其中苦参碱在浓度为0.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39.21 h,小于雌性KT_(50)值56.13 h,但个别情况下出现对雌性触杀效果比雄性高的情况,如苦参碱在浓度为0.05 mg·m L~(-1)时,雄性KT_(50)值为15.76 h,大于雌性KT_(50)值12.39 h。通过测定4种农药对沙棘绕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median lethal dose),得出触杀作用时间为12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7.737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2 mg·m L~(-1)、苦参碱0.042 mg·m L~(-1)、阿维菌素0.008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24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6.963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 mg·m L~(-1)、苦参碱0.008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触杀作用时间为48 h时,LC_(50)分别为:印楝素0.891 mg·m L~(-1)、高效氯氟氰菊酯0.001mg·m L~(-1)、苦参碱0.002 mg·m L~(-1)、阿维菌素0.001 mg·m L~(-1),其触杀毒力次序为: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苦参碱印楝素。[结论]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沙棘绕实成虫的触杀效果较显著,其次为苦参碱,印楝素的触杀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3.
筛选适宜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究苜蓿越冬率与根系性状及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建立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以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苜蓿产量、越冬率和根系性状(根颈直径、体积、入土深度、根长、主根直径、根尖数量、侧根直径、侧根位置、侧根数量、根系生物量)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最佳品种。公农2号、草原3号和肇东苜蓿的越冬率均大于95%,越冬率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62;越冬率与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和0.756,与侧根位置呈显著负相关(0.712;P<0.05)。越冬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0.956;P<0.01),其中肇东苜蓿、草原3号和公农2号产量较高,分别为12746.73、11921.24、11416.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经主成分分析选出根颈直径、体积、入土深度、根长、主根直径、侧根直径、侧根数量和越冬率作为鉴定苜蓿耐寒性的重要指标,应用隶属函...  相似文献   
94.
轩誉珂  李莎莎 《花卉》2017,(16):65-66
当今,国际上对园艺疗法的定义较多,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园艺疗法协会提出的定义:园艺疗法是一种利用植物、园艺活动和大自然的环境来促进个体身心与精神上的功能,以提升认知与健康的过程。园艺疗法是全球性的、可适应性的,并且可进行科学上研究的领域。[1]人类对大自然的喜爱源于本能,因为我们本就活在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明确籽粒含磷量与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的关系,以期为旱地小麦科学施肥与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设置施肥 (N 150 kg/hm2、P2O5 100 kg/hm2) 与不施肥两个处理,以123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3—2016年在渭北旱塬连续三年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旱地高产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差异与生物量累积、产量构成及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关系。 【结果】小麦籽粒产量每增加1000 kg/hm2,籽粒含磷量降低0.28 g/kg,两者呈显著负相关。高产品种的产量平均为6.9 t/hm2,品种间籽粒含磷量差异显著,介于2.5~3.7 g/kg,变幅为51.1%。高磷组和低磷组产量及构成要素差异均不显著,高磷组品种的籽粒含氮量显著高于低磷组,含钾量与低磷组无显著差异;高磷组的籽粒与营养器官氮磷吸收量均高于低磷组,向籽粒转移氮、磷的能力无显著差异,转移钾的能力却低于低磷组品种。施肥后,两组品种籽粒与营养器官氮、磷、钾吸收量均增加,高磷组品种的增幅高于低磷组;氮磷钾向籽粒转移的能力均降低,高磷组品种转移钾的能力降幅更大。 【结论】高产小麦品种中,高磷品种的籽粒含氮量与氮吸收量也更高,对施肥的响应也更显著。施肥后,高磷组的生物量与营养器官氮磷钾吸收量增幅均高于低磷组的,而养分收获指数降幅更大。因此,在选育高产小麦时,应选择籽粒含磷量适中的品种并提高养分收获指数。在小麦生产中,也要依据籽粒含磷量的高低,调整施肥方案,同步提高籽粒含氮量,实现旱地小麦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96.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培养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菌浓度,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筛选适合A4菌生长的碳源和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确定影响菌浓度的显著因子;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菌浓度最大值响应稳定区域;最后根据Box-Behnken实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相关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培养参数,并以摇瓶培养实验验证理论参数及方程的科学性。结果显示,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玉米浆、大豆蛋白,且它们与温度均为显著影响A4菌浓度的因子,其最适水平分别为20.06 g·L~(-1)、13.29 g·L~(-1)、30.26℃。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摇瓶培养(24 h),A4菌浓度达1.19×109CFU·mL~(-1),与理论计算值(1.24×109CFU·mL~(-1))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未优化菌株培养浓度(2.69×107CFU·mL~(-1))(P0.01)。可见,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A4的培养参数,能显著提高A4菌的菌浓度。  相似文献   
97.
黑麦草是一种生长环境广泛、适应性强、营养丰富、抗逆性较高的禾本科优质牧草。近年来随着牧草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种养结构优化调整,黑麦草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质牧草越来越受到广大种植农户的喜爱。黑麦草在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将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黑麦草的生产和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黑麦草的田间生产及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旨在优选附子的蒸制及干燥工艺。以效/毒比、外观性状和水溶性浸出物的综合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研究蒸制时间、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对蒸制及干燥结果的影响,优选最佳蒸制及干燥工艺并进行验证。响应面最优工艺为:蒸制时间为4 h、干燥时间为90 min、干燥温度为105℃。优选的附子蒸制及干燥工艺稳定可靠,为陕产附子的进一步炮制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无核抗病、优质葡萄新种质的选育效率,以无核欧洲葡萄品种作母本,中国野生刺葡萄‘塘尾’、‘雪峰’、山葡萄‘双优’及欧山杂交品种‘北醇’做父本,利用胚挽救技术对取样时间和培养基进行优化;用分子标记筛选后代的无核与抗病性状。结果表明:(1)15个杂交组合中共获得杂交果实13341个,接种幼胚珠8589枚,幼胚发育胚1338枚,平均胚发育率15.59%,正常成苗234株,平均成苗率2.73%,‘红宝石无核’ב塘尾’组合胚挽救效果最好,胚发育率为40.17%、成苗率7.76%和成苗植株数178株。(2)‘火焰无核’×北醇’授粉后42天取样,胚发育率(11.37%)和萌发率(3.52%)为最高。‘京可晶’ב北醇’授粉后38天取样,胚发育率(4.3%)和萌发率(1.08%)为最高。(3)以MM3为基础培养基,外源添加3 mmol/L的腐胺,‘红宝石无核’ב塘尾’获得胚发育率(55.83%)和成苗率(20%)为最高。(4)4个自然授粉的品种(‘昆香无核’、‘美丽无核’、‘红宝石无核’、‘赫什无核’),其胚珠在E20A培养基中更有利于幼胚发育率提升。(5)使用葡萄无核标记SCF27-2000和GSLP1-569、抗霜霉病标记S294-369和S382-615及抗白粉病标记OPY13-661进行筛选,杂种后代中有16株同时携带无核且抗霜霉病与抗白粉病特异性条带。该试验为无核葡萄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将为进一步开展中国野生葡萄育种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为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兴作物。油莎豆可生吃或熟食,也可磨粉用作食用面粉。油莎豆块茎可用来榨油,而剩渣可用来做饲料,其茎叶还可作为绿肥或青饲料利用。因此油莎豆是集粮、油、饲为一体,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作物。文章主要介绍了油莎豆的优良特性、应用价值及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油莎豆种植推广及新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油莎豆|应用价值|组织培养|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