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2015-2017年,以2~3年生日本荚蒾Viburnum japonicum不同木质化程度枝条为材料,采用ABT-1号生根粉、国光-萘乙酸和863生根剂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对照(CK,清水),100,200,300 mg·L~(-1) 4个浓度水平,在这些浓度溶液中分别浸泡0.5和1.0 h条件下,研究插穗在纯黄心土基质和混合基质(黄心土、珍珠岩、泥炭的质量配比为3:1:1)的不定根发生、根系生长、成活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以6月份新生充分木质化的插穗为宜,约30 d可生根,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成活率基本可达60%以上;木质化程度低的插穗一般20 d生根,但受夏季高温环境影响,其成活率不足30%。ABT-1处理的插穗生根效果整体优于国光-萘乙酸和863生根剂;3种调节剂均能显著提高嫩枝插穗成活率(P0.05),以在200 mg·L~(-1)时浸泡1.0 h的插穗成活率最高,在浓度100mg·L~(-1)和200 mg·L~(-1)浸泡1.0 h的成活率明显高于0.5 h,但在300 mg·L~(-1)时则成活率下降。在ABT-1浓度200 mg·L~(-1)浸泡1.0 h的平均生根数最高,均超过60条·穗-1且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平均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均以混合基质中300 mg·L~(-1)浸泡0.5 h的ABT-1为最佳,其平均值分别为11.22 cm和11.75。混合基质更适宜插穗生根,其成活率较纯黄心土在总体水平上可提高1.0%~12.0%。总体上,在混合基质中200 mg·L~(-1)的ABT-1浸泡0.5 h为扦插育苗最佳效率组合。  相似文献   
32.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城乡现有的二元结构格局,针对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发展进程展开相关研究,通过政策演变与数据分析,并基于替代率与相对水平对北京市目前存在的3种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而言,在替代率和相对水平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显著高于城乡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其总替代率为90.00%,净替代率为91.17%,而且各种养老保障制度间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针对研究结果,应高度重视政府的积极主导作用,使用替代率作为衡量不同保障绩效的指标,以期实现各项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平等化。  相似文献   
33.
为探索国内水产科研人员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赴外开展学术交流与深造的基本模式和情况,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基于2011—2015年连续5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申报和录取情况数据,从项目申报及录取人员的申请类别、留学国家、留学专业、申报人员的年龄、申报人员学历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水产领域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基本特征和管理人员在该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探索如何更好执行该项目,协助科研人员通过该项目获得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机会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4.
山楂ISSR分析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山楂种质资源进行分析奠定基础,对退火温度、循环次数、DNA模板质量、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种类和浓度等影响ISSR反应的因素进行研究,建立并优化了山楂的ISSR分析体系。优化的山楂ISSR分析体系为:采用改进的CTAB法或QIAGEN试剂盒法提取总DNA;PCR反应体积为20μL,内含1×PCR反应缓冲液(Promega公司),3.0mmol/L MgCl2,0.2mmol/L dNTP,0.3μmol/L引物,0.5U Taq DNA聚合酶(天根公司),50ng总DNA;扩增程序为94℃ 3min;94℃ 30s,退火温度1min,72℃ 2min,38个循环,72℃ 7min。筛选出了10个适宜山楂遗传分析的ISSR引物。  相似文献   
35.
克隆岩栖蝮蛇(Gloydius saxatilis)纤维溶解酶(Fibrinolytic enzyme,FLE)基因,分析基因序列并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从岩栖蝮蛇毒腺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法扩增纤溶酶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进行TA克隆,再进行序列的测定并且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测序鉴定后将纤溶酶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构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FLE,进行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扩增得到包括完整开放读码框在内的长为774 bp的纤溶酶基因序列,成功克隆了编码岩栖蝮蛇纤溶酶的基因序列,开放读码框编码257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约为30 KDa,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FLE。成功克隆岩栖蝮蛇毒纤溶酶基因并构建该酶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该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李贺 《种子科技》2024,(3):53-55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目前,玉米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中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在玉米生产技术方面也有了较大程度的突破和创新。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种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玉米种植效率。然而,目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基于此,研究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玉米种植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以期能够为玉米种植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7.
组培条件下脱毒与带毒丰香草莓植株表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区分草莓微繁殖苗生长表型中的组培效应和脱毒效应,以草莓主栽品种丰香为试材,通过茎尖培养进行脱毒,采用RT-PCR技术进行病毒鉴定,并比较脱毒微繁殖苗、带毒微繁殖苗(草莓斑驳病毒)和带毒普通苗在田间和日光温室条件下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无论带毒与否,微繁殖苗的单株匍匐茎子苗数、新茎数、花序数、开花数和结果数均高于带毒普通苗,而它们的物候期差异不大.在整个生长季内,脱毒微繁殖二代苗的生长势最强.其株高始终高于一代苗和普通苗.脱毒和带病毒微繁殖一代苗与带病毒普通苗的产量差异不大,但脱毒微繁殖二代苗的产量比普通苗和一代苗高19.7%,差异显著.微繁殖苗的自粉病发病较早.在发病早期,微繁殖苗的感病率比普通苗高5%~10%,微繁殖苗的病情指数约是普通苗的1.5倍.组培效应导致了微繁殖苗在单株匍匐茎子苗数、新茎数、花序数、开花数和结果数上高于普通苗.微繁殖苗对白粉病的抗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8.
现代农业背景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君  赵迪  李贺 《农学学报》2013,3(9):64-69
为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现阶段人才供需情况,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笔者从资金供给、体系建设、进人机制、人员素质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推广队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针对配置需求、培养需求、资源利用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提出推广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笔者研究认为,现阶段推广人才培养应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业务培训、创新推广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健全法律法规,努力构建多元参与、供需平衡的推广人才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39.
张凯  唐亚平  李岚  李忠娴  李贺  吴艳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45-1549,1593
首先对降尺度方法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天气发生器和SDSM 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00年夏季和全年最高温度进行了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2种统计降尺度技术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和全年最高气温极小值和平均值的模拟效果要比对极大值的模拟效果好;天气发生器模拟的年最高气温极大、极小和平均值与实际观测结果均有较大偏差,模拟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对夏季最高气温的模拟效果就相对好很多;SDSM较天气发生器对夏季和全年最高气温的模拟效果都更好,将会成为未来统计降尺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在中国黄淮海粮食主产区选择河北省衡水深州市为试验区,以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为研究对象,以作物冠层高光谱和EO-1 Hyperion高光谱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在分析冠层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N-VIs)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间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拟合精度R~2极大值区域重心确定冬小麦干生物量敏感的光谱波段中心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确定了冬小麦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在此基础上,以敏感波段中心筛选结果为指导,利用窄波段植被指数及相关波段开展Hyperion高光谱卫星遥感区域冬小麦干生物量遥感反演和精度验证。最终,按精度最高原则优选区域冬小麦地上生物量反演结果。其中,研究采用了冬小麦孕穗期Hyperion数据,涉及的植被指数包括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N-NDVI)、窄波段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窄波段比值植被指数(N-RVI)。结果表明,通过与实测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对比,利用冠层高光谱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敏感波段筛选结果及其相应波段构建的Hyperion窄波段植被指数进行孕穗期作物干生物量估算取得了较好结果,其精度由大到小为:N-NDVI、N-RVI、N-DVI。其中,以波段B_(18)(波长528.57nm)、波段B_(82)(波长962.91nm)构建的Hyperion N-NDVI估算区域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精度最高,相对误差(RE)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12.65%和13.78%,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区域冬小麦地上干生物量反演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为高光谱遥感卫星数据敏感波段选取和提高农作物生物理化参数定量遥感精度提供了一定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