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5篇
农学   30篇
  17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2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采用盆栽模拟渍水逆境试验方法,研究了花后渍水逆境对不同耐渍性小麦品种产量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渍水逆境显著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粒重和籽粒产量,影响N、P、K吸收、运转和分配,降低根系、茎鞘、功能叶片、籽粒N、P、K积累量,而对N、P、K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的影响各异,渍水逆境导致根系、功能叶片N、P积累量占单株总积累量的比例下降,茎鞘和籽粒所占比例上升;而对K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因此,基肥中施足P、K肥和拔节孕穗期及时追施速效N肥,对于减轻花后小麦渍害,提高受渍小麦粒重和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2.
33.
分析了优质高产小麦烟农19在稻茬麦田里的产量表现和品质指标,探讨了其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与配套技术体系:培肥地力是基础;培育壮苗是关键;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保证;推广改单施N肥为平衡施肥,改重施底N为底追并重,改早春追N为春N后移的“3改”施肥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及杂草危害;改变田间管理一促到底为有控有促,促控结合。  相似文献   
34.
李金才  魏凤珍  尹钧  王成雨  屈会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31-3331,3333
综述了安徽省高产麦区产量为9 000 kg/hm2的丰产节本高效栽培技术。即在考虑高产麦区生态条件、耕作制度和现有的生产条件与技术条件,力争实现高产灌区小麦“4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配套”和保证高产小麦可持续增产的培肥技术研究基础上,以推广选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广适性品种为前提;以培肥和培育壮苗技术为关键;以小麦节水省肥综防高效生产技术为中心;以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的全面实现高产小麦抗灾稳产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5.
双城市是黑龙江省奶牛重点县之一,目前奶牛已发展到4万头,产奶母牛近3万头,约占全省奶牛的1/5。但是由于我市奶牛品种较杂,饲养管理粗放,单产不高,总产上不去,经济效益很低,影响了群众发展养奶牛的积极性,给乳品工业的生产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36.
答者: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研究中心李金才教授问:小麦的冬春季管理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主要是“三防”,即:防冻害、防倒伏和防病虫草害,在此基础上要加强肥水管理。但前提是要培育壮苗。问:啥样的苗才算是壮苗?答:在小麦的越冬期,也就是12月20日左右,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  相似文献   
37.
旱直播稻田杂草及化学防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安徽省旱直播稻田的杂草种类群落及发生动态进行了田间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安徽省旱直播稻田杂草共有 13科近40种。其中禾本科杂草早于并重于阔叶类杂草危害 ,且旱直播田杂草在水稻圆秆前危害严重。在所试的 4种二元复配除草剂中以丁草胺 +农思它的田间防效为最佳 ,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防效均在 80 %以上 ,安全性好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8.
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氮素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栽试验,研究了孕穗期渍水逆境对小麦氮素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逆境显著影响小麦氮素的吸收量,降低茎鞘、功能叶片和全株含氮量和全氮积累量,而对氮素在地上不同器官的分配比例影响较小。由于渍水逆境影响了小麦根系正常吸收氮素,使叶片含氮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影响小麦功能叶片正常光合性能,最终使小麦粒重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39.
介绍江阴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江阴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小麦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和氮肥后移显著降低灌浆前后期旗叶Fo(P<0.01);增加灌浆中期旗叶Fm(P<0.01),延缓小麦灌浆后期旗叶Fm的降低速度。灌播种水显著延缓Fv/FoFv/Fm的下降。秸秆还田可以显著缓解灌浆前期Y(Ⅱ)的下降(P<0.01),灌播种水显著延缓灌浆中期旗叶Y(Ⅱ)的下降速率(P<0.01)。秸秆还田和灌播种水条件下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提高灌浆期旗叶Y(Ⅱ)。秸秆还田条件下灌播种水降低开花期和灌浆前期旗叶Y(NPQ),增加灌浆中后期旗叶Y(NPQ);显著降低灌浆中期旗叶Y(NO) (P<0.05)。氮肥后移有利于降低灌浆期旗叶Y(NO),从而在灌浆期内合理利用光能,降低光损伤。秸秆还田条件下水氮耦合有利于增加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产量。尤其灌播种水显著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与提高小麦产量(P<0.05);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主茎(P<0.05)和第一大分蘖(P<0.01)的单穗结实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