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3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样地调查法,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对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的杜鹃群落类型多样,主要有2个群系组,包括7个主要群系;群落中杜鹃属植物占有明显优势,但天然更新情况较差;红棕杜鹃灌丛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洁净红棕杜鹃+斑鞘玉山竹林最低。总体上,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杜鹃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的优势度,是发育较为成熟的群落。  相似文献   
62.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活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累计面积3 500 m2的7个样地资料,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云南澜沧江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维管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以小、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分别为28.85%和17.31%,并有较大比例的地面芽植物(12.2%)和附生植物(8.33%).叶级以小型叶为主(65.4%),叶片特征以单叶(82.1%)、革质叶(52.5%)、全缘叶(62.2%)、非尾尖叶(84.0%)为主.对群落不同层次的叶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地区同类群落进行比较,发现该群落既表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般特征,也表现了典型的云南亚热带地区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森林群落的特征,即对干湿季分明的气候及湿润、寒冷生境的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63.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入手,指出了只有正视农业科研档案管理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积极地探索解决对策,才能允分发挥出农业科研档案在农业科研工作中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64.
2013年5月,抽样调查了盈江县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缅竹,测量其全高( H )、枝下高( h )、胸径(D)、基径(d)、秆重(G)、分段秆重(g)、节间直径(dj)、节位数(N)和节壁厚(T)等因子,对缅竹进行秆形结构分析,并将缅竹与毛竹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缅竹的基径对胸径的拟合方程为: ln ( d)=ln 1.406+0.885 ln (D)(R2=0.880);秆重对胸径的拟合方程为: ln (G)=ln 86.544+2.797 ln (D)(R2=0.907);壁厚对高度的拟合方程为: T=3.487-0.433 ln ( Hx)( R2=0.832);节间直径对高度的拟合方程为: dj =8.803-0.004 Hx ( R2=0.745)。这些因子间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其它秆形结构因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胸径相同时,缅竹全高、秆重均大于毛竹;从基部到33节时,缅竹节间长明显大于毛竹。表明在竹材的加工利用方面,缅竹与毛竹相比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5.
田新程  杜凡 《中国林业》2008,(19):12-15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北朝民歌描述的是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代表的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诗中的意境如马头琴演奏出的悠扬、深情的旋律,让无数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  相似文献   
66.
走进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大自然造化的达里湖、200万年前冰川时期留下的地貌——冰臼、贡格尔草原和世界上唯一的沙地云杉,使人仿佛步入了自然博物馆,留连忘返。原始人留下的白岔河岩画、砧子山上辽、金、元时代各民族的岩画、金代长城、乌兰布通古战场,如同欣赏北方...  相似文献   
67.
绿化在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绿化的认识在不断提高,生态意识、绿化意识显著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的一种体现。一、绿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环节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们,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自然生态环境曾给予人类优越的生存余地,因而我们的老祖宗能够悠哉悠哉地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做为万物之灵的人,却在不断地破坏生存环境。导致了人与自然环境的极度不和谐,结果是自然惩罚了人,人在不断…  相似文献   
68.
巨龙竹竹材结构及其变异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巨龙竹两种变异类型的秆茎结构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对其维管束、导管、纤维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显微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为:巨龙竹的维管束为断腰型和双断腰型,双断腰型的维管束仅发生在茎秆的基部;维管束的长度为0.17~1.77mm,平均0.68mm;宽0.14~1.08mm,平均0.67mm;长宽比0.29~3.00,平均1.03;最大密度17.5个/mm^2,最小为1个/mm^2,平均5.98个/mm^2;在同一秆茎的不同高度(轴向)及同一高度的不同部位(径向)维管束的大小和分布各有不同;巨龙竹发生节间缩短的变异时,节间中的各项成分如导管、纤维等亦有缩短的趋势。  相似文献   
69.
在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大盈江河谷发现零星分布的梧桐科高大乔木翅萍婆(Pterygota alata (Roxb.)R.Brown),系云南新记录种,而翅萍婆属(Pterygota Schott & Endl.)为云南新记录属.该种是当地四树木-阿萨姆婆罗双季雨林的最上层树种之一,数量稀少,值得加强保护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究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沿海拔地带性植被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为理解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以保护区低海拔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高海拔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3种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氯仿熏蒸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沿海拔和土层的变化,并运用偏Mantel检验、Fourth-Corner方法解析植被多样性、土壤性质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的关系。【结果】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的海拔变化差异显著(P<0.05)。3个地带性植被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即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15.75和2.84 mg·kg-1)<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8.05和4.95 mg·kg-1)<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41.61和7.80 mg·kg-1)。2)各地带性植被带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呈显著的减小趋势(P<0.05),0~10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分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