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优良袋料栽培配方是金耳增产增效的关键因素,为探究金耳袋栽高产配方,缩短金耳生产周期、提高产量及子实体品质,试验以麸皮、豆粕、玉米粉、木屑、棉籽壳为研究因素,以金耳子实体鲜质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混料比率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常规熟料栽培,构建研究因素与金耳子实体鲜质量的数学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金耳栽培基质中添加麸皮、豆粕、玉米粉均能提高其产量,其影响规律符合二次曲线规律,木屑不利于金耳产量的提高;结合当前原料价格选出金耳栽培的适宜配方,即麸皮10.30%,豆粕2.29%,玉米粉9.15%,木屑49.57%,棉籽壳26.69%,生石膏1%,蔗糖1%。采用该配方每袋可产金耳子实体264.62 g,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33.
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存在营养生长过旺、落花和化瓜等问题。比如栽植过密或氮肥施用过多,会造成疯长而不结瓜;在低温、干旱等不利条件下,易发生“花打顶”现象;另外,大肚子瓜、尖嘴瓜或钩钩瓜等畸形瓜也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单靠调整温、光、水、肥等环境条件有时收效其微,实践证明,采用化控技术处理,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1调节生长,培育壮苗保护地黄瓜苗期的徒长问题,可喷1~2次100~200mg/L生殖促进剂液(或助壮素)或5~10mg/L多效唑液一次,可使茎粗、矮化,根系发达,叶片色深、厚实,花芽分化好,提高抗…  相似文献   
34.
保护地黄瓜栽培,存在着常温、低温、高温3种不同的管理方法。常温管理是采用一般栽培技术要求的温度指标,白天25~28℃,最高32℃;夜间14~16℃。低温管理白天23~25℃,最高28℃;夜间12~14℃。高温管理白天30~35℃,最高42℃;夜间18~20℃。一、不同管理条件下的作物生长状况1.常温管理时的生长状况 常温管理时,植株生长健壮,结果稳定,结果时间长,一般以总产量来保证总产值。在新菜区,保护地蔬菜生产量不大,季节性差价不太明显时,适宜于采用这种管理方法。但其缺点是较难控制霜霉病的发生,应注意防治。2.低温管理时的生长…  相似文献   
35.
1989年4月,在西北农大校园某地发现名贵美味的羊肚菌以后,我们对该地点进行了适当的保护,今年4月在该地又长出一批个体较大的羊肚菌,其子实体散生在泡桐树下的杂草丛中,生长初期颜色较深,菌柄为浅黄色,菌盖褐色。此菌生长非常迅速、大约15d左右可以成熟,而且颜色也逐渐变浅。这些羊肚菌以菌盖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园球形、大园锥形(菌盖直径约为菌柄直径的2.5倍)及小园锥形。菌盖颜色由淡  相似文献   
36.
简述了设施栽培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大量施肥造成的营养元素和其他盐类残根过剩以及设施内的土壤经受雨雪淋溶较少是造成设施栽培中土壤盐分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指出了地下埋设暗管、铺设稻草、种植苏丹草、多施有机肥、种植耐盐作物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基质料水比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影响,为蛹虫草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采用规格为300mm×200mm×110mm的蛹虫草栽培专用盘,设置基质料(g)水(mL)比分别为1∶1.3,1∶1.4,1∶1.5,1∶1.6和1∶1.7,研究基质料水比对蛹虫草的子座鲜质量、生产周期、子座密度、子座长度、子座生物学效率及基质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随着基质料水比的增加,蛹虫草子座鲜质量、子座密度、子座生物学效率和基质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产周期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子座长度变化幅度较小。当基质料水比为1:1.6时,上述6个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子座鲜质量为305.9g/盒,生产周期为56d,子座密度为8.9根/cm2,子座长度为9.7cm/个,子座生物学效率为102%,基质利用率为51.5%。【结论】基质料水比是影响蛹虫草生长发育及子座产量的重要因素,当以小麦为主要原料栽培蛹虫草时,最佳基质料水比为1∶1.6。  相似文献   
38.
【目的】优化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建立虫草素提取得率与4个因素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其单因子和交互影响效应,通过参数优化得到虫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4个因素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提取温度为63.3℃、提取时间为4.8h、液料比为36.8、提取液pH为6.7时,虫草素得率可达1.32‰。【结论】获得了从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高效提取虫草素的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39.
杏鲍菇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杏鲍菇的营养生理特性。【方法】以杏鲍菇菌株XBG-01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培养基中菌落的直径及菌丝生长速率,观察气生菌丝的长势,研究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杏鲍菇能以多种单糖、双糖、多糖等作为碳源,其中以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均较好,最适碳源为果糖;在供试氮源中,杏鲍菇对复合氮源、无机氮源、氨基酸均能利用,其中以蛋白胨为最适氮源,麦芽浸粉和酵母膏次之;无机盐中的1.0 g/L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维生素中6 mg/L维生素B2、烟酸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中8 mg/L IAA、KT,均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不同碳源、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有显著影响,向培养基中适量添加某些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提高杏鲍菇菌丝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40.
在保护地栽培中 ,由于受天气和棚膜透光率的影响 ,导致光照不足 ,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 ,弥补太阳光照的不足 ,改善设施内光照条件 ,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但是 ,大面积使用人工补光(人工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等)成本太高 ,只有在育苗期小面积采用。所以 ,目前在生产上普遍采用农用反光幕 ,这是一种聚酯镀铝膜 ,利用其光亮如镜的镀铝面反射太阳光 ,用于保护地栽培 ,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l 适用范围  在设施栽培中的每年 1 1月到次年 4月 ,可在日光温室北墙内侧悬挂农用反光幕 ,能够使温室内 ,特别是靠近农用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