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杏鲍菇栽培基质不同含水率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为杏鲍菇的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杏鲍菇PE-1菌株为供试材料,在栽培基质含水率为59.0%,60.5%,62.0%,63.5%,65.0%,66.5%和68.0%时,以该菌株生长周期、子实体形态及基质利用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含水率基质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栽培基质含水率为65.0%左右时,各指标均达最大值,其中,子实体鲜质量为286 g/袋,生产周期为48.5 d,子实体密度为0.528 g/mm3,子实体长度为191 mm,栽培基质利用率为35.68%。【结论】杏鲍菇栽培基质的最佳含水率为65.0%,此时杏鲍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密度最大、生产周期最短、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52.
蕨菜的孢子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蕨菜〔Pteridiumaguilinum(L.)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又名拳芽菜、商芝菜,是我国的主要野生蔬菜之一,以拳卷的幼嫩叶和叶柄为食用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出口创汇的主要野生蔬菜品种之一。蕨菜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利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繁殖系数低,不便运输,限制了蕨菜栽培的发展。笔者对蕨菜孢子的有性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孢子的采集蕨菜孢子的成熟期在北方地区是7月上旬至8月上旬,当…  相似文献   
53.
以香菇菌株YJ-01为试材,以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为指标,探究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稳渗剂种类、稳渗剂浓度及菌丝菌龄等7个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出了4个因素(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和稳渗剂浓度)利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YJ-01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pH 5.0,0.5 mol/L MgSO_4溶液作稳渗剂,对5日龄菌丝体于28℃条件下酶解3 h。各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稳渗剂浓度。(2)YJ-01原生质体最佳再生条件为,当p H 5.5,以0.5 mol/L蔗糖溶液作稳渗剂,对6.5日龄菌丝体在27.8℃酶解2.9 h。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作用依次:稳渗剂浓度酶解时间菌龄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为红汁乳菇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汁乳菇菌株SH-3为研究对象,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对红汁乳菇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试验方案,并通过回归分析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红汁乳菇发酵基质的配方。【结果】在试验范围内,以葡萄糖和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和酵母膏为氮源时,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佳;最佳的液体发酵基质配方为:葡萄糖48.30g/L,麦芽糖45.29g/L,蛋白胨4.69g/L,酵母膏4.12g/L,KH2PO41.0g/L,MgSO40.5g/L,水1 000mL(pH=7.0),抑菌圈理论直径为2.01cm。【结论】发酵基质配方影响发酵液的抑菌效果,红汁乳菇发酵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最终确定的最佳基质配方对提高红汁乳菇发酵的经济效益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5.
5种无机物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锌,硒富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ZnSO4、MgSO4、HBO3、NaHSeO3、KCl对猴头菌发菌期、产量及Zn、Se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关中地区的原料栽培猴头菌,在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ZnSO4、MgSO4、NaHSeO3、KCl不会影响猴头菌的发菌期和产量,而加入的ZnSO4和NaHSeO3能显著地提高子实体中Zn、Se元素的含量;在试验范围内,猴头菌对Zn和Se的富集分别是线性和非线性规律;HBO3对发菌期的影响符合二次多项式趋势,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6.
采用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红菇栽培配方。阐明了不同配方对红菇产量的生物学效率、发菌期、现蕾期、转潮期、成菇朵数以及增产途径的显著影响。经计算机处理得出栽培红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57.
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不同的光条件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度为150lx时,子座产量及2种有效成分质量分数均较高,此时子座产量(以干质量计)达到每盒52.66g,虫草素和腺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6mg/g和2.11mg/g;光照时间为8h/d时,子座产量及虫草素质量分数较高,此时子座产量达到每盒54.30g,虫草素质量分数为4.41mg/g,光照时间对腺苷的积累影响不大;蓝光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和子座积累虫草素,但其他光质对子座中的腺苷的作用没有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58.
猴头菌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有正交试验设计Fuzzy分析法,研究了猴头菌袋料栽培中不同菌株、出菇方式及料袋袋宽对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8908、袋宽180mm的料袋、两端出菇的组合为最佳栽培模式。以此模式栽培猴头菌,生长学效率达165%。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寻找对斑玉蕈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无机盐、维生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斑玉蕈液体菌种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斑玉蕈菌株HM-2为材料,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种类及质量浓度的无机盐、维生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于(23±1) ℃、空气相对湿度70%Hypsizigus marmoreus (Peck) Bigelow;inorganic salts;vitamins;plant hormones 75% 的条件下培养12 d后测定菌落直径,研究上述物质对斑玉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与不添加任何无机盐的培养基相比,0.5~2.0 g/L的 MgSO4、NaCl和KCl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均以1.5 g/L时促进作用最大,菌落直径分别达到81.04,78.93和80.29 mm;而0.5~2.0 g/L 的CaCl2、KH2PO4和0.01Hypsizigus marmoreus (Peck) Bigelow;inorganic salts;vitamins;plant hormones 0.04 g/L的ZnSO4对斑玉蕈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不添加任何维生素的培养基相比,2.0Hypsizigus marmoreus(Peck) Bigelow;inorganic salts;vitamins;plant hormones 10.0 mg/L的烟酸、叶酸、VB1和VB2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2.0 mg/L叶酸的促进作用最大,菌落直径达到67.76 mm;而2.0~10.0 mg/L的VB6对斑玉蕈菌丝生长无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相比,2.0~10.0 mg/L的IBA、GA3和NAA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均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以2.0 mg/L IBA的促进作用最大,菌落直径达到69.33 mm;而2.0~10.0 mg/L的KT与6-BA对斑玉蕈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结论】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MgSO4、NaCl、KCl、烟酸、叶酸、VB1、VB2、IBA、GA3和NAA,可促进斑玉蕈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的影响,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pH 4.5,5.0,5.5,…,8.5)、培养温度(4,8,12,…,32℃)、光照条件(连续黑暗、12h/12h光暗交替、持续光照)、基质含水量(45%,52%,59%,…,80%)对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适宜在中性偏酸环境下生长,pH为6.0~7.0时菌丝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和长势,6.81为其最佳pH值;大肥蘑菇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32℃,最佳温度为28.42℃,根据菌丝和培养温度的关系,可将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划分为中温偏高型;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这与该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活史相吻合;大肥蘑菇菌丝在基质含水量为66%,73%和80%时均能良好生长,以74.65%为其最佳值,当基质含水量52%时菌丝不生长,最后萎缩。【结论】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培养阶段所需的最适pH值为6.81,最适温度为28.42℃,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基质含水量为74.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