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优化,由单一种植型向“棉花、畜牧、果蔬”业三足鼎立格局发展,畜牧业成为经济增长亮点。为保证畜牧业生产发展对饲草的需求,必须优先发展饲草种植,当务之急是解决饲草品种的选择和推广。为此我们引进了苜蓿、青贮玉米、串叶松、菊苣等4类饲草13个品种进行对比及饲喂牲畜试验,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紫花苜蓿,其次是青饲(贮)玉米。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由于生态建设不断完善和人们爱护鸟类意识增强,鸟类数量越来越多.然而由于鸟类会柄息在供电线路上,易造成线路污闪,降低线路的使用寿命,丕会引起线路跳闸,时刻威胁着电网安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氮素合理投入与作物合理增密种植之间的协调关系被普遍认为是挖掘作物增产潜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无机有机氮肥配合施用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夏大豆光系统性能及产量差异,进而提出最佳施氮形式和密度组合模式,为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及科学依据。  【方法】  田间试验于2018—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供试夏大豆品种为‘齐黄34’ (QH34)。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4个密度水平,分别为90000株/hm2 (D1)、120000株/hm2 (D2)、150000株/hm2 (D3)、180000株/hm2 (D4),D1仅于2018年种植,D4仅于2019和2020年种植。设置不施氮肥对照 (N0) 和3个等氮量氮肥处理:单施尿素 (U)、单施腐熟鸡粪 (M)、尿素与鸡粪氮各占50% (UM)。测定各处理夏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后叶片含氮量,净光合速率 (Pn) 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OJIP曲线),分析大豆功能叶片 (主茎倒四叶) 光系统Ⅱ (PSⅡ) 性能,PSⅡ对单位氮素的利用差异,以及Pn和PSⅡ,Pn/SLN和单位氮素对PSⅡ的贡献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施氮肥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且4个密度水平下,M和UM处理的大豆产量均显著高于U处理,UM处理在2018年D1、D2、D3密度的大豆产量均显著高于M处理,UM和M处理在2019年高密度处理 (D4) 差异不显著,在2020年D2、D3、D4密度下均无显著差异。从产量分析,密度为D2或D3更有利于黄淮海地区大豆的生产。在相同密度条件下,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叶片Pn、PSⅡ的供体侧 (Wk)、受体侧 (Vj) 和PSⅡ对光能的吸收 (PIABS)、捕获 (φPo)、能量转化 (φEo) 及电子传递活性 (Ψo);有效提高单位氮素对PSⅡ的贡献能力 (φPo/SLN、Wk/SLN、Vj/SLN、φEo/SLN、Ψo/SLN)。2018年各处理大豆的光合效能表现为UM > M > U,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UM和M处理之间差异逐渐缩小,到2020年时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同一肥料条件下,密度处理之间光合效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n和PSⅡ,Pn/SLN和单位氮素对PSⅡ的贡献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施氮肥显著提高了Pn和PSⅡ的相关性,以UM处理效果最好。而在相同肥料处理条件下,随着密度的增加,Pn和PSⅡ的相关性降低但无显著差异。施氮肥后PSⅡ性能的改善是Pn和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结论】  在黄淮海地区,稳定的有机肥投入与中高种植密度的结合更有利于大豆的高产高效优质。夏大豆多年连续种植模式下,可将夏大豆密度提高到150000株/hm2 (D3),重视有机肥氮的投入,在开始施肥的第1~2年,以一半尿素一半鸡粪为佳,之后改为单施腐熟鸡粪即可满足大豆的高产需求。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一种操作电源及环境监控器,论述了该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5.
联合收割机还是要安逸得多 2007年9月25日。旺苍县黄洋镇店子村四社,机手张林家。张母笑盈盈端出新核桃和新花生。热情地请我们品尝。清瘦而精干的张林坐在我们对面.无拘无束地摆谈起来。他2007年才购买的联合收割机,享受了国家购机补贴政策。这一季,他共收割了20多天,收费120—150元/亩。每天少说要收5亩,除去油钱和请车拉运机子等费用。每天可赚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96.
随着致瘤基因Meq被发现,大量研究发现Meq基因在正常鸡细胞中没有表达,却在MD肿瘤中过度表达。Meq基因的表达不但可以转录活化某些致瘤相关基因,还可与转录辅助抑制因子结合成转录抑制复合物抑制目的基因转录,共同作用导致肿瘤发生。同时,Meq基因在不同毒株、不同血清型、不同病变组织中存在序列上的差异,他们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也是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Meq基因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Meq基因与致瘤相关基因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阐述,总结相关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对肿瘤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适合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宽幅条播小麦高产栽培的最佳播期和播种量,特以"扬麦13"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播种量下宽幅条播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扬麦13"采用宽幅条播,晚播小麦的田间出苗率、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产量均低于早播小麦;在同一播期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高峰苗数、有效穗数均有所上升,每穗实粒数有所下降;播期、播种量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根据播期和播种量组合的产量分析,早播小麦每667 m2的最适播种量为8.5 kg,在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以确保最终成穗数。  相似文献   
98.
不同水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品质的影响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 a生"6-12"葡萄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水肥处理对温室葡萄品质的影响,并得出葡萄获得最佳品质时对应的水肥组合。结果表明:滴灌施肥处理W1F1与传统沟灌处理CK相比,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并且可以实现节水36.5%、节肥16.7%。滴灌施肥条件下,除果实Vc含量外,水肥交互作用对其余各项品质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W1、W2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果实纵径和单粒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相同灌水水平下,果形指数和红色葡萄果实颜色指数CIRG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果实横径整体上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W2F3达到最大;在同一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与可滴定酸均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灌水量、施肥量和水肥交互作用对果实Vc含量影响均不显著。通过对不同处理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得出滴灌处理中水低肥W2F3即灌水量3 045 m3/hm2、施肥量750 kg/hm2时果实综合品质最优,是提高温室葡萄果实品质的有效灌水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9.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乌骨大骨鸡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筛选了鸡基因组7条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位点,随机选取24羽乌骨大骨鸡个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23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目从2个到5个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3个。该群体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660 3和0.717 6。结果表明乌骨大骨鸡属多态性较丰富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0.
康积萍  杜斌  李松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50-6252
以陕西眉县猕猴桃安全生产为例,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和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这种合作组织对猕猴桃安全生产的影响行为,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猕猴桃安全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