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21.
不同大豆品种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了10个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系) 在盆栽和大田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研究。分别在正常供水与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苗期、开花结荚期与抗旱性有关的五类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苗期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五类生理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与抗旱性无显著相关性(r=0 2104); 开花结荚期的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与抗旱系数呈极显著相关(r=0 8745**, P<0 01)。  相似文献   
22.
薏苡、川谷及其F_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比较分析了薏苡、川谷及其杂种F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 :薏苡、川谷及其F1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现出明显的种类型和组织器官特异性。在F1植株中未出现“杂种酶” ,且双亲的一些酶带在F1中受抑制未表现出来。利用过氧化物酶可进行薏苡属亲缘关系 ,系统演化、遗传特性差异和杂种优势预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3.
三酰甘油脂肪酶(TGL)是甘油三脂分解代谢的主要酶,TGLs能水解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的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TAG).为研究大豆TGL基因家族的基因成员及其对高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通过同源比对方法在大豆中鉴定GmTGLs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RNA?seq数据库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盐胁迫...  相似文献   
24.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20个不同大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脂肪以及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种子贮存蛋白中的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分别进行了提取和电泳分析,从中筛选出7个高蛋白品种,4个高脂肪品种,6个高大豆异黄酮品种,2个高蛋白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双高品种,1个高蛋白高脂肪高大豆异黄酮的三高品种。通过电泳分析得到4个优质蛋白品种,两个豆腐专用品种。将蛋白质、脂肪、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与电泳方法结合,可以成为筛选优质蛋白质兼用性品种的快速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5.
采用水培法,以武乡小黑豆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碱胁迫处理和添加不同浓度盐碱改良剂(乙酰化葡萄糖)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胁迫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均逐渐降低;50 mmol/L碱胁迫溶液里添加不同浓度改良剂进行发芽试验,随着添加改良剂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和胚根长度均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添加改良剂浓度为3 mmol/L时,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均最高,分别为97%,82.33%,143.55,572.34,3.99 cm,且显著高于碱胁迫处理,说明添加3 mmol/L改良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6.
不同大豆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大豆萌发时耐盐性差异,选取栽培大豆晋大53和野生大豆平南,设置多种NaCl溶液浓度对发芽过程进行胁迫处理,选取胁迫对发芽性状影响最适的差异浓度,对13种大豆材料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200 mmol/L为盐胁迫的最适浓度;与对照相比,盐胁迫下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降低,而不同大豆材料受胁迫影响差异显著,材料间各指标也具有一定差异。综合来看,在13种大豆材料中,SNSZ177,SNSZ266为耐盐材料;SNWS93,SNWS265为不耐盐材料;其余为中等耐盐材料。  相似文献   
27.
通过薏苡属薏苡与川谷杂交,研究了获得杂种的方式,并对杂种F1及其双亲进行了植物学、农艺学性状的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反交较正交易获得杂种;川谷的抗性、粒重等特性在F1中得到表达,杂种F1在形态性状、生长势、生物产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杂种F1代表现一定程度的不育,结实率为30—50%。本文对薏苡属居群演化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8.
γ射线辐照对大豆发芽和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是大豆中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试验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晋大53、晋大70和晋大74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γ射线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胚轴长以及对大豆发芽后子叶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辐照后大豆的发芽率提高,胚轴生长速度加快;说明辐照能够提高大豆子叶和胚轴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而对子叶和胚轴中的皂苷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9.
高抗SMV抗旱大豆新品种晋豆26号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88年以复61为母本、晋大28(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抗SMV、抗旱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具有4500kg/hm2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不同类型大豆籽粒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的差别,采用HPLC-RID法对野生、半野生以及栽培大豆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4种可溶性糖相比,野生大豆中,水苏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可溶性糖;半野生大豆中,蔗糖和水苏糖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和棉子糖;栽培大豆中,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可溶性糖。不同类型大豆相比,野生大豆总糖含量最低,栽培大豆总糖含量最高,半野生大豆介于二者之间,蔗糖含量与总糖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水苏糖含量在栽培大豆中最低,其与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间差异显著;棉子糖含量在野生大豆中最低,其与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间差异显著;葡萄糖含量在3种类型大豆中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蔗糖与总糖在3种类型大豆中相关性均极显著,表明大豆总糖含量主要受蔗糖含量的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个大豆品种被划分为3类,第1类为2个野生大豆材料,其主要特征为:在3种类型中,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量最低而水苏糖含量最高,总糖含量最低,水苏糖所占比例较高;第2类为2个半野生品种和1个栽培品种;第3类为1个栽培品种,其主要特征为:在3种类型中,葡萄糖、蔗糖、棉子糖含量最高而水苏糖含量最低,总糖含量最高,蔗糖所占比例较高。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可溶性糖代谢在大豆进化过程中的遗传规律及品质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