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55篇
  55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以玉米清种、沙打旺清种、玉米/沙打旺间作(2∶1)、玉米/沙打旺间作(4∶2)、玉米/沙打旺间作(2∶2)为例研究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壤水分和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沙打旺间作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趋势明显,从上到下,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玉米/沙打旺间作对玉米株高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沙打旺的株高影响显著,同时株高的差异改变了玉米的通风透光状况。玉米、沙打旺间作(4∶2)可以影响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并延长峰值出现的时间,使其保持较长的快速增长期。玉米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行粒数、行数和轴粗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百粒重达到了显著性差异,产量也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以玉米清种最大,为15 567.50 kg/hm2,以玉米/沙打旺(2∶1)的产量最低,为11 238.33 kg/hm2。综合来看,玉米/沙打旺间作(4∶2)模式可以在辽西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72.
氮肥用量对日光温室黄瓜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供试材料,系统研究了氮肥用量(225,450,675和900 kg/hm2)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其果实和不同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增加氮肥的用量能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提高黄瓜产量;但当氮肥用量超过675 kg/hm2时增产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减产;氮肥用量与土壤和黄瓜果实中硝态氮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内,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黄瓜果实中硝态氮含量先升高在后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73.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应用Patrick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比较分析了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空间位置的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1)街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植物群落可分为3种群丛类型,分别为Ⅰ.马尾松+杉木-牡荆+六月雪-野菊花+夏枯草群丛;Ⅱ.糯米条+紫薇-野菊花+蒲公英群丛;Ⅲ.须芒草+狗尾草群丛,它们分别位于紫色土丘陵坡地的下坡、中坡与上坡.(2)通过分析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的物种多样性可知:①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其大小顺序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②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有一定的坡性特征,阴坡植被无论是乔木层、还是灌木层和草本层,它们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是大于同一水平空间的阳坡;③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的垂直空间位置上表现各异,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从总体上来说从上坡至下坡有逐步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574.
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主要植物群落生物量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湖南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其生物量具有以下特点:1)衡阳盆地紫色土丘陵坡地植物群落平均总生物量为5 133.6 kg/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 936.7、1 624.7、1 400.8和171.4 kg/hm2,分别占其坡地群落平均总生物量的20.9%、24.1%、50.6%和4.4%.2) 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分别占乔木总生物量、灌木总生物量和草本总生物量的80.2%和19.8%,52.4%和47.6%,43.6%和56.4%.3)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在不同立地条件其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只在下坡存在;中坡灌木层大于下坡;中坡草本层和枯落物层高,上坡低.4)植物群落枝叶、枯落物、根系生物量占植物群落总生物量的比例其大小顺序是:上坡与中坡根系高、枯落物低,下坡枝叶高,枯落物低.5)草本层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生物量比值从上坡至下坡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75.
基于介电特性与回归算法的玉米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0.06~200 k Hz范围内拥有36个频率点的LCR测量仪及自制夹持平行电极板,测量280片不同含水率玉米叶片的相对介电常数ε'及介电损耗因子ε″;利用干燥法测量玉米叶片的湿基含水率。利用逐步回归法(SWR)与多元线性回归(MLR)结合的线性建模方法和连续投影算法(SPA)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结合的非线性建模方法,分别建立玉米叶片介电参数(ε'、ε″及两者融合信息3种参数)与湿基含水率的关系模型,并应用留一交叉验证法选取2种建模方法的最佳关系模型。分析表明,非线性模型较线性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且基于ε'与ε″的融合信息运用连续投影算法(SPA)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的非线性建模方法使模型原72个变量精简到10个,剔除了模型中冗余度较高的变量,有效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得到最高的测试集决定系数R2P(0.804)和最小的测试集均方根误差RMSEP(0.017 6)。结果表明基于介电特性的玉米叶片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是可行的,为快速检测其他农作物的生理信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6.
节水灌溉是现代精准农业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节水灌溉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出现灌溉管理失调引起灌溉不足或过量等问题,为此。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时空多参数融合节水灌溉管理WSN系统。该系统将与历史水量数据物理时空参量与当前湿度特征观测数据进行融合,从而自适应计算作物真实灌溉需水量。利用该算法进行WSN灌溉水量监测及管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时空数据融合后计算得到的作物真实需水量基本均低于传感器计算测出的当前需水量。利用该方法实施节水灌溉管理一年,发现作物单产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但平均节约水量较传统WSN管理模式提高约14%。  相似文献   
577.
蛋鸡产蛋总重的估计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10个商业品种的日常产蛋记录,详细统计分析了常用的几种计算产蛋总重(EggMass)的方法。这些商业品种包括绿壳蛋鸡、白壳蛋鸡、粉壳蛋鸡与褐壳蛋鸡四种类型,这些类型蛋鸡能代表目前蛋鸡商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所得结论有很好的代表性。分析结果表明,方法3与方法4估计结果与假定真值(每天称重)最接近(最大相对误差<1.47%);方法1与方法2相对误差相对较大(最小相对误差>4.06%)。综合考虑生产中应用的方便性、可行性与准确性,推荐应用方法4(每4周为一期,每期测定一次蛋重,用4周的第2周最后一天与第3周第一天的平均蛋重作为4周的平均蛋重,然后计算每4周的累计蛋重)作为生产性能测定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578.
用疫苗作免疫接种仍然是防止许多家禽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途径,但免疫失败常常导致疫病暴发,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调查显示,缺乏有关疫苗种类、剂量、处置及接种方法的知识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人们常常忘记了疫苗并不能克服不良的管理条件,在这种条件下自然不能产生所需的免疫应答。许多国家增加家禽生产,以填补所谓  相似文献   
579.
畜禽数量性状位点的研究进展杨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1数量性状位点传统数量遗传学理论认为,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遵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微效多基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遗传学家开始直接研究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即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580.
世界食用家禽加工处理技术和工艺的研究进展和前景预测汪尧春杨宁(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最近几年以来,家禽产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动物食品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对动物性蛋白的需求方面,禽肉具有竞争性价格、健康的保证、无宗教偏见和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