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5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特定温度条件下,用胡椒、假药、糯米香等植物叶片处理香蕉果实后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植物叶片处理均有催化香蕉后熟作用,当温度25~30℃,叶片与香蕉质量比约1:5时,后熟香蕉果皮颜色较好,其中,假药叶处理香蕉后熟时间短,果皮颜色好;糯米香叶能延长香蕉果皮褪绿时间。  相似文献   
82.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花器官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其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胡椒花穗长度和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20~28 d增长明显变缓.胡椒花为杂性花,兼具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但雄花和两性花数量极少.胚珠为直生类型,具短珠柄,着生在中轴胎座上.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长达20d,速度比较缓慢.花穗同一部位雌蕊发育启动比雄蕊稍晚,但柱头在花粉囊破裂之前失活,这种雌雄异熟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远源杂交比例.  相似文献   
83.
阐述立体农业的概念、模式和特点,总结概括海南省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立体农业在海南省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省实现立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今后海南省立体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4.
孙燕  杨建峰  董云萍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11):1558-1561
以大粒种1号和中粒种27号咖啡为试验材料,研究咖啡种间嫁接在产量和品质方面的表现.结果表明:(1)嫁接组合、对照中粒种27号和大粒种1号单株鲜果产量、单株干豆产量、单株种仁产量均差异显著.其中,嫁接组合较对照分别提高32.20%,31.25%,38.46%,表现出单株产量优势.(2)嫁接组合、对照中粒种27号和大粒种1号豆粒间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嫁接组合较对照咖啡因含量下降1.27%,绿原酸含量提高40.30%,表现出品质优势.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咖啡种间嫁接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养分含量,从而对比了间作模式与胡椒单作模式下胡椒产量、土壤养分状况、肥料产量贡献率和胡椒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不同产量水平下,同一地点间作模式的胡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土壤氮、磷、钾全量含量略低于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模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且速效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养分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间作模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下胡椒叶片磷、钾养分含量周年大于单作。上述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了胡椒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肥料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胡椒产量。胡椒/槟榔的间作优势可能与二者地下部互作有关。  相似文献   
86.
采用根箱试验,对胡椒/槟榔间作系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生态位有重叠现象;间作系统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导致了胡椒根系向下生长,而槟榔根系生长空间缩小;间作系统中胡椒处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7.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胡椒生长和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胡椒实生苗为研究对象,设置5%、10%、15%、20%和25%共5个土壤质量含水量处理,测定试验开始后第1、3、5、8、14天不同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产物及第14天时植株相关生长指标,以期明确适宜胡椒生长的土壤含水量范围。结果表明:1~3 d内,5%土壤水分处理表现出胡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5%和20%处理最小,受到的胁迫程度最低;而3 d后,由于5%处理胡椒叶片失水严重,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10%处理仍呈现较高水平;总体趋势上,15%、20%和25%处理的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生长状况也最好。上述结果表明,适宜胡椒生长的土壤质量含水量范围为15%~25%,土壤水分含量过低形成的干旱胁迫会影响胡椒生长,降低叶片抗氧化能力,加重膜脂过氧化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88.
以胡椒插条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pH和正常pH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铝,研究胡椒根系细胞存活和有机酸分泌对低pH和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H5.0(低pH)条件下,不添加铝时,胡椒根细胞即表现出坏死症状,当添加80μmol/L铝时,胡椒根细胞开始凋亡,200μmol/L铝添加导致胡椒根细胞全部死亡;pH6.0(正常pH)条件下,当添加80μmol/L铝时,胡椒根细胞出现坏死症状,200μmol/L铝添加导致根尖细胞大量凋亡。由此可见,低pH和铝的双重胁迫加速胡椒根细胞凋亡。低浓度铝添加致使胡椒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增加,柠檬酸为胡椒适应低pH和铝胁迫分泌的主要有机酸;在低pH和正常pH条件下,40μmol/L铝添加均可诱导胡椒根系柠檬酸分泌速度的增加,苹果酸仅在正常pH条件下低浓度铝胁迫时分泌速率增加。因此,低pH条件下,铝胁迫引起胡椒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减少,分泌速率降低。研究还发现Al3+是对胡椒毒害最严重的铝形态,是pH4.5土壤中的主要铝形态,目前海南省胡椒主要植区有50%的土壤pH低于4.5,所以对于胡椒园土壤的铝毒害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9.
胡椒园土壤养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典型胡椒园0-40cm土层养分的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和全N属弱变异,其余养分均属高变异;除全N和交换性Ca外,其余养分的中心趋向分布为非标准正态分布;土壤有机质与碱解N、速效K、有效Cu、有效S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Ca呈显著正相关;pH与碱解N、交换性Ca、有效Mn、有效Cu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K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0.
1用钳形电流表、秒表现场检测电能表快慢的方法1.1查看电能表铭牌上标明的常数,算出电能表每转1转所需电能(单位:W·S)3600r×1000(1)式中r——电能表每千瓦时的转数。1.2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流求出有功负荷P(1)直通电能表负荷P1=IU cosφ(2)式中I——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直通电能表电流读数。(2)对配备电流互感器者,测一次电流并换算成二次电流,算出配备电流互感器的二次负荷P2=IK1U cosφ(3)式中I1——钳形电流表实测一次电流读数;K——电流互感器变比;cosφ——功率因数(取0.6~1)。1.3用式(1)除以负荷P得出电能表每转所需时间T0=3600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