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3篇
  28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31.
微生物影响稻田土壤中砷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思映  杨旭  钱久李  黎华寿 《土壤》2021,53(5):890-898
稻田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环境问题。稻米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砷暴露的主要途径,稻米砷含量超标,会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微生物是影响砷环境生物化学行为的重要角色,在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的砷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微生物对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能够为稻田砷污染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砷氧化微生物、砷还原微生物以及砷甲基化微生物分别对砷氧化、还原和甲基化过程的影响(直接作用),并总结了微生物通过间接影响铁、硫的环境生物化学循环,进而影响稻田-水稻系统中砷的赋存形态及其转化与迁移的过程。最后,本文归纳了砷污染农田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32.
为了研究CRISPR/Cas9技术在天目地黄基因编辑中的应用,克隆了天目地黄(Rehmannia chingii)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Rc PDS1),利用PCR方法扩增其c DNA序列和基因组DNA序列。通过构建单靶点CRISPR/Cas9载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侵染天目地黄无菌苗叶盘,通过TA克隆测序法分析基因编辑的类型。结果显示,克隆获得了1个天目地黄Rc PDS1的全长c DNA序列,其具有1个长度为1 74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80个氨基酸残基,基因组DNA序列长度8 041 bp,包含14个内含子和15个外显子。通过遗传转化共获得57个转基因再生株系,其中具明显白化表型的株系有20个(35.09%)。TA克隆测序结果显示,Rc PDS1靶位点突变类型主要包括碱基缺失、替换和插入。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天目地黄中成功实现了对Rc PDS1基因的靶向敲除。  相似文献   
633.
634.
高质量的水文气象观测数据是开展气象和水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及长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的基本支撑。针对流域尺度内现有融合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低的问题,通过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融合算法对清江流域33个地面站点和TRMM及CMORPH两种卫星产品的降水数据在日尺度上进行融合,得到了0.05°×0.05°的清江流域融合降水数据MSAP。利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式对卫星降水、地面插值和MSAP融合降水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证明EnKF融合算法能从相关性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 3个方面改善清江流域降水的精度,并且融合算法改善了卫星数据和地面数据在流域边界部分区域精度低的缺点,展现了EnKF融合算法在降水数据融合中的应用潜力。进一步地,将MSAP与CMFD、ERA5和MSWEP等3种主流再分析数据进行对比,并对1998年汛期清江流域与长江干流四次洪峰遭遇中最大的两次遭遇所对应的场次强降水进行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MSAP数据具有最高的R和最小的MAE及RMSE;在误差的空间分布上,MSAP数据在各站点精度评价指标的空间差异最小,四种再分析数据精度由高到低排序为MSAP&...  相似文献   
635.
分别将2022年青砖茶、2012年青砖茶、决明子、荷叶、绞股蓝和茯苓以研磨打粉机磨成粉末,按青砖茶、决明子、荷叶、绞股蓝、茯苓的质量比3∶2∶2∶1∶2混匀,制作成青砖茶特色中药茶饮配方粉末。取48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肥胖组、新茶组(2022年青砖茶)、陈茶组(2012年青砖茶),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7周建立肥胖模型,从第6周开始,新茶组和陈茶组分别开始灌胃新、陈青砖茶特色中药茶饮。17周后,计算小鼠身长体重,心脏取血,解剖称取小鼠肝脏,检测小鼠肝脏TC、TG、HDL、LDL水平和血清TC、TG水平,采用HE染色和油红O病理切片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肥胖组相比,新茶组和陈茶组的体重、Lee’s指数、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p <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上升(p <0.05),氧化应激指标8-OH-dG、MDA和ROS含量均明显下降(p <0.05),炎症因子IL-6和IL-1β含量明显下降(p <0.05)。与新茶组对比,陈茶组的减肥效果更加明显。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36.
为了提高副产物老蚕豆荚的利用率,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研究了蚕豆荚甾醇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提取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和热力学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确定较优的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搅拌速度;于不同提取温度下测得溶液中的甾醇浓度与提取时间的关系,选用一级动力学平板模型,对所得动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计算蚕豆荚甾醇提取过程的活化能、内扩散系数、吉布斯自由能、焓和熵。结果表明,从蚕豆荚中成功提取了甾醇,甾醇收率可达6.2 mg/g;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搅拌速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对甾醇收率均有影响;适宜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乙醇体积分数80%、搅拌速度200 r/min、提取时间1.0 h;一级动力学平板模型适用于描述甾醇提取过程;在考察温度范围内,提取过程的活化能为22.50 k J/mol;内扩散系数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从2.08×10-10m2/min增大到4.95×10-10m2/min;各提取温度下提取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都小于0,显示从老蚕豆荚中提取甾醇的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蚕豆荚甾醇提取过...  相似文献   
637.
2008年4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申果庄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区域布设了102个相机监测位点,累计25 5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共获得独立有效记录4 705次,识别出野生兽类5目15科20种,野生鸟类4目11科40种,包括2种国家I级和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2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2种。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149)、小熊猫(Ailurus fulgens)(RAI=1.622)、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RAI=1.614)、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RAI=1.501)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RAI=1.450)的相对多度位于鸟兽前5位;小熊猫(SO=63.73%)、野猪(Sus scrofa)(SO=47.06%)、毛冠鹿(SO=43.14%)、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SO=42.16%)和血雉(SO=41.18%)的位点占有率位于鸟兽前5位。活动节律分析...  相似文献   
638.
山宁23是以鲁豆12为母本,滑豆尖叶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2021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210056。该品种2018—2020年参加黄淮夏大豆南片品种试验,2018—2020年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93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2.1%,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97.0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3.9%;粗蛋白质含量44.55%,粗脂肪含量21.19%;生育日数平均为95.5 d,比对照品种早熟1.0 d;籽粒圆形,大小均匀,顶土能力强,出苗速度快,适宜机械精量播种;株型紧凑,抗倒耐密,不炸荚,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和麦茬直播夏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山宁23的创制与育种体会,对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9.
周成  杨旭  杨报国  王少琴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0):1202-1213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 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为研究太平洋黄鳍金枪鱼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摄食变化以及不同海域营养生态位差异, 根据 2019 年东太平洋和 2021 年中西太平洋海域金枪鱼渔船采集的黄鳍金枪鱼样本, 对其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黄鳍金枪鱼肌肉检测出 34 种脂肪酸, 包括 16 种饱和脂肪酸(SFA), 8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10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中 SFA 含量与 PUFA 含量呈负相关, MUFA 含量与 PUFA 含量呈正相关。SFA 含量与叉长呈显著负相关, MUFA、PUFA 含量与叉长呈显著正相关。中西太平洋和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 两海域之间脂肪酸组成平均不相似性为 18.85%, 主要差异来自 n-3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FA、PUFA、C22∶6n3 (DHA)、Cl6∶0、Cl8∶1n9、MUFA、C22∶6n3/C20∶5n3 (DHA/EPA)、 C18∶0、n-6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主成分分析显示, 黄鳍金枪鱼的营养级越高, 肉食性越高, 以甲藻和硅藻为食源的生物对黄鳍金枪鱼的能量来源贡献越大。相反, 营养级越低的黄鳍金枪鱼主要摄食以细菌、陆地植物和植食性桡足类为食源的生物。主成分回归表明, 黄鳍金枪鱼随叉长增大, 其营养级增加, 肉食性提高, 食性逐渐由以甲壳类和头足类向虾和硬骨鱼等富含多种特征脂肪酸的生物转变。东太平洋黄鳍金枪鱼较中西太平洋肉食性更强, 营养级更高, 甲壳类对其能量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64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对育肥湖羊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5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公羔[初始体重为(25.02±1.81)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设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湖羊公羔。3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全株饲料桑比例为0(CON组)、4%(MUL4组)和8%(MUL8组)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试期7 d和正试期63 d。结果显示:1)GR值随着饲粮中全株饲料桑比例的增加呈一次线性增加(P<0.05),其中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0.05)。MUL8组瘤胃重显著高于CON组和MUL4组(P<0.05)。各组之间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肝脏重、脾脏重和眼肌面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2)MUL8组背最长肌的pH45 min显著降低于CON组(P<0.05),而各组之间背最长肌的pH24 h无显著差异(P>0.05)。屠宰后45 min和24 h的背最长肌红度(a*)值MUL8组显著高于CON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