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6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马氏预测法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本通过分析福建农林大学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马氏预测法应用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预测其变化趋势,进而为增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绞股蓝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K+、Mg2+、Ca2+渗漏量及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增大;低温持续时间越长,细胞膜遭受破坏程度越严重.绞股蓝的临界低温为0℃.K+渗漏量可作为评价绞股蓝叶片低温伤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3.
增湿连窨工艺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增湿连窨工艺探讨茉莉花茶窨制过程茶坯含水量的变化动态以及不同配花量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配花量处理之间的外形、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2)增湿10%和增湿15%处理间香气、滋味、汤色得分差异不显著,而外形得分差异达显著水平;(3)在窨制茉莉花茶过程中,茶坯含水量控制在15%-25%,其香气明显优于传统工艺,配花量可减少24%-32%;(4)配花量与香气得分之间呈多项式正相关,当配花量超过96%,茶坯吸香已趋于饱和;(5)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VC和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增湿连窨工艺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4.
信息不对称与茶叶营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茶叶市场营销中存在着消费者与经销商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从茶叶市场营销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信息经济学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及其在茶叶营销中的市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茶叶营销困境,提出了克服茶叶市场营销信息不对称对市场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茶树花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茶树花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花性状品种内表现稳定,品种间变异幅度大,中国栽培品种的多样性比日本栽培品种丰富。茶树花百花重的变异度大,多样性更加丰富。茶树花的生化成分含量也呈现丰富的多样性,茶树花的水浸出物含量为(53.78%±4.57%),茶多酚含量为(10.78%±2.2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60%±0.51%),咖啡碱含量为(1.42%±0.22%),水溶性糖含量为(3.80%±1.07%),水浸出物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水溶性糖和茶多酚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与茶鲜叶比较,茶树花的水浸出物含量和含水率较高,水溶性糖含量略高于鲜叶,游离氨基酸含量与鲜叶相当,咖啡碱含量低于鲜叶,茶多酚含量明显低于鲜叶。  相似文献   
66.
福建茶叶产业在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构建茶叶强省是福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茶叶强省的构建必须创新思路。突出集群效应,建设闽南金三角茶叶产业带、闽东有机茶产业集群区、闽北武夷有机茶经济圈、闽西多茶类后发优势区,促进福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7.
从技术创新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茶叶技术创新及其类型,分析其与茶叶竞争力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福建茶叶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茶文化与茶叶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茶文化在品牌经营中的品牌名称的策划、品牌的推广构建以及营销中的作用:带动茶的消费、促进茶的出口、增加茶艺的内涵,提升生活品位三个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可以增加茶产品的附加值;.阐释茶文化可以和旅游业相结合来发展茶业休闲产业,实现茶叶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69.
利用CKB的截面数据,对中国10个地区19786名消费者饮茶习惯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饮茶习惯变化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消费者的饮茶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饮茶习惯存在着偶尔饮茶和经常饮茶等不同程度的分布,饮茶习惯变化大多要经过偶尔饮茶这一中间阶段;饮茶群体的结构组成变化,可能会由于采用整体饮茶率这一宏观指标而被掩盖,从而忽略了饮茶习惯的个体变化及其背后的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关注饮茶习惯的双向变化,尤其是关注偶尔饮茶这一茶叶消费的中间形态。  相似文献   
70.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茶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文化创意的理念和运用。我国文化创意在茶产业中起步较晚,文化创意在经营模式、产品形态、品牌建设等方面运用不足,以此为契机分析提出以下措施:(1)文化创意改进经营方式;(2)文化创意提高宣传效果;(3)文化创意推进产品创新;(4)文化创意带动产品生产,以期促进文化创意在茶产业发展中的运用,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