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瓢虫科多数种类是许多重要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本文综述了瓢虫科昆虫的交配行为,重点就瓢虫的交配识别、交配选择、交配过程和多次交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2.
在生态气候相似的高海拔冷凉稻区永胜县永北镇和宁蒗县大兴镇对丽粳11号进行栽培试验,收集分析了两地的光温条件、土壤质地和栽培措施,初步得出该品种在两地产量差异的原因;提出配套实施以培育壮秧,旱育稀植,增施氮、磷、钾肥并全程平衡配方施肥,特别注意提高生育后期的供肥能力是丽江冷凉稻区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3.
以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对比各品种田间自然倒伏情况及产量,筛选出抗倒性较高的品种,提出2种较快捷的减产率评价方法,明确小麦灌浆后期倒伏亦可导致减产10%以上。同时,研究了参试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并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推荐了适合鲁西南地区肥力中上的水浇地块种植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24.
大螟和二化螟是水稻上的重要钻蛀性害虫,了解其发生规律,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笔者于2014-2017年调查了贵州省中部地区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和贵阳市息烽县稻区两种螟虫的灯下发生动态,并对该地区水稻蛀杆螟虫的田间发生和越冬虫量进行调查。灯诱结果显示,大螟和二化螟在该地区每年发生2代,其中二化螟越冬代螟蛾在4月上旬初见,5月盛发,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终见;大螟越冬代螟蛾在4月上旬初见,4月下旬至5月中旬盛发,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终见。另外,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以二化螟危害为主,大螟次之,且二化螟和大螟的发生近年呈减轻趋势,2014年危害最为严重,3个调查点的螟害株率分别为2. 75%,3. 88%和3. 52%; 2017年达到最低,分别为0. 07%、0. 81%和0. 27%。另外,对不同类型田中越冬螟虫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农事操作能够显著降低螟虫的越冬基数,从而减少冬后螟虫的数量。  相似文献   
25.
四川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也是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集中区。马铃薯作为四川乃至西南特困山区的重要主粮作物,其产业发展的优势性及必要性十分明显。特困山区可结合净土优势,拓展区域品牌,发展种薯繁育、农户种植、工厂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绿色马铃薯全产业链布局,对粮食安全、农业结构优化和农民持续增收意义重大,对于当地口粮保障、精准扶贫也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为探明生物炭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特设置生物炭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施肥与否,添加生物炭后,单株薯重、大中薯率均有所增加,但生物炭提高了土壤碳氮比,造成土壤微生物与植株争氮,显著抑制块茎形成,单株结薯数大幅减少,并导致最终产量大幅下降,且该趋势随生物炭剂量的增加愈发明显。建议在生产中应考虑将生物炭施入时间后移,并采用螯合制备工艺,将生物炭与肥料制备成炭基肥,以进一步探明施用效果。  相似文献   
27.
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虽然很低,但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有些重金属(必需金属)在生物代谢活动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但超过一定的浓度,无论是必需金属还是非必需金属,都会对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研究资料表明,进入体内的重金属主要通过积累达到解毒,排出则是次要的[雷恩鲍1992]。细胞色素氧化酶(Cyt。chromeoxidase,简称CCO)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是生物体内含Fe叶林环的金属酶类,在环境监测、生态毒理学等方面已成为重要指标[Trofimov1975,徐伟虹等1996上有关重金属对海洋无脊椎动物CCO、Cat活…  相似文献   
28.
线粒体解耦联蛋白(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UCP)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特殊蛋白,广泛参与生物产热调节和抗氧化防御。为了研究线粒体解耦联蛋白基因在橡胶树中的功能,本研究克隆了巴西橡胶树线粒体解偶联蛋白基因Hb UCP5,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其在橡胶树中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巴西橡胶树中HbUCP5基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ORF)长978 bp,编码325个氨基酸。HbUCP5相对分子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34.72 kD和9.89,是一个疏水的稳定蛋白。HbUCP5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O-糖基化位点,无信号肽,定位于线粒体。HbUCP5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不规则卷曲构成,其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占比最高,分别为44%和3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UCP5与其他植物UCP5亚族共同聚为Group IV分支。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HbUCP5在花、乳管、茎尖等代谢旺盛组织和叶片生长旺盛时期高表达,乙烯利诱导HbUCP5表达,而死皮树中HbUCP5表达下调,排胶顺畅橡胶树品系中显著高表达。HbUCP...  相似文献   
29.
喻会平 #  王召  #  龙贵云  杨洪 《植物保护》2018,44(4):105-109
为探究取食不同猎物对异色瓢虫实验种群动态的影响,本文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桃蚜、豆蚜和豌豆修尾蚜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取食豌豆修尾蚜的整个成虫前期历时最长,为20.20d,雌虫寿命最短,为51.70d,单雌产卵量最低,为704.00粒;而取食豆蚜的成虫前期历时最短,为17.89d,雌虫寿命最长,为69.87d,单雌产卵量最高,为1 175.48粒;取食桃蚜的异色瓢虫各生物学参数与取食豆蚜的结果相类似。根据取食不同猎物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和成虫的繁殖力,组建了生殖力生命表,发现取食豌豆修尾蚜的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和周限增长率(λ)最低,分别为0.006、300.312和1.123;取食豆蚜和桃蚜的rm、R0和λ均高于取食豌豆修尾蚜的结果。综合试验结果和实际饲养情况,豆蚜可作为饲养异色瓢虫更适宜的食物。  相似文献   
30.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ADF)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DF通过参与调控肌动蛋白的装配和解聚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橡胶树胶乳中获得HbADF6基因的cDNA和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显示HbADF6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441 bp,共编码146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由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HbADF6基因在所有检测组织中均表达,其中树皮中表达量最高,叶片中表达量最低。HbADF6基因的表达受乙烯利(ET)和碘化钾(KI)调控,并与排胶时间和死皮有关。此结果表明HbADF6基因可能在橡胶树乙烯响应、死皮和排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